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美食
    不合格“網紅”食品應進黑名單
    2019-10-25 15:34:11   來源:新華網

      如今食品銷售并不局限于電商平臺,一些新興的社交媒體、視頻網站的帶貨量也很大,同時這些新平臺對商家的管理力度又不如電商平臺,已成為問題高發區,但目前監管部門在日常抽查中還未將新興平臺納入。“網紅”食品想要一直紅下去,需要食品商家自覺守法,電商平臺承擔主體責任,更需要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方式

      當“網紅”成為食品推銷自己的捷徑,無論是宣稱有獨家配方的牛肉面、排隊超過數個小時的奶茶品牌,還是短視頻網站上刷屏的摔碗酒、咸蛋黃雪糕,因為夠新奇,搭上了互聯網營銷的順風車,大都能迅速吸引消費者捧場。

      然而,“網紅”食品并不都像看起來那般美好,其中就存在大量不合格食品。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例行的食品抽查中,就發現了一些通過網絡銷售的食品存在質量問題。更讓消費者吐槽的是,不少網紅產品在網上開直播、虛假宣傳、炒單刷單,誘惑消費者下單。部分網站對食品銷售的監管遠不如線下店完善,很多“三無”產品打著“自制食品”“農家直銷”的旗號搞欺詐銷售。由于網絡銷售看不到實物,經常有消費者收到的商品與描述迥異,加之生鮮類產品不在7日無理由退貨范圍內,消費者難以退貨、投訴無門。對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在全國聯合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為期超過一年。

      食品成“網紅”,說到底是借助互聯網快速傳播的特性進行廣告宣傳,一些食品、餐飲品牌在網絡推廣中,借口口相傳、人人轉發獲得迅速傳播,一些不知名的商家和商品往往能異軍突起,收到意想不到的營銷效果。食品經營者正確使用網絡做宣傳,符合當下消費者喜好,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值得借鑒學習。但是,如果某些商家揣著“賺一筆是一筆”的想法,只重“忽悠”不重質量,造成食品安全隱患,或者把價格標得虛高,用虛假營銷欺騙消費者,那就踩了食品安全的紅線,也踩了誠信經營的紅線,此舉絕不能姑息。

      為保障食品安全,我國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對食品生產者、經營者需要承擔的責任有明確規定。但面對網絡上數量眾多的食品銷售、經營商家,依靠現有的監管力量很難全面覆蓋。因而,應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檢,將抽檢結果反饋給監管部門和電商平臺,建立黑名單,實行聯合懲戒。電商平臺、社交媒體更應承擔起平臺的主體責任,對銷售食品的商家實行資質審核、有效監管,及時下架問題食品,懲罰違規違法經營者。對銷售不合格食品、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商家,平臺也應建立黑名單,反饋給監管部門,形成聯動監管網絡。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食品銷售并不局限于電商平臺,一些新興社交媒體、視頻網站的帶貨量也很大,這些新平臺對商家的管理力度又不如電商平臺,已成為問題高發區,但目前監管部門在日常抽查中還未將新興平臺納入。實際上,新興平臺應成為監管重點對象,其對食品安全監管不力、給消費者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同樣要受到法律法規的懲處。

      同時,還應當積極推進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違法違規成本。《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這足以罰得違法者肉疼,對違法行為形成有效震懾。普通消費者沒有精力打官司要賠償的,消協組織應該承擔起責任。

      “網紅”食品要想一直紅下去,需要食品商家自覺守法,電商平臺承擔主體責任,更需要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方式。相關部門和電商平臺聯合行動,線上線下齊抓共管,才能讓“網紅”食品不僅好看、好吃,而且健康可靠。(佘 穎)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休宁县| 大邑县| 沙湾县| 赤城县| 六盘水市| 巴东县| 阜新| 分宜县| 保山市| 莲花县| 红原县| 西畴县| 鲜城| 汽车| 乌鲁木齐县| 河曲县| 吉林省| 车险| 比如县| 大姚县| 儋州市| 临颍县| 苏尼特右旗| 泽州县| 察雅县| 德格县| 鄱阳县| 太湖县| 离岛区| 桐柏县| 元氏县| 罗定市| 门源| 文登市| 高碑店市| 沙洋县| 二手房| 舒兰市| 剑河县|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