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訊 (通訊員 彭 瑩)“媽媽,我很開心,這里條件不錯!室內有專門的洗澡間和廁所,環境寬敞,方便多了……”前不久,一位南京籍服刑人員的母親千里迢迢坐動車前來湖北省漢口監獄探監,一出火車站便直接打了個的士,不到半小時就見著自己女兒了??吹贸鰜?,母女倆都很高興,隔著玻璃,這名服刑人員向母親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新監獄的環境,言語中情緒滿滿,母女倆交流得非常的舒暢。
要知道,這名服刑人員曾經是個“刺頭,”帶她接見,成了分監區民警們搖頭的事。因為自身性格偏激,以及異地服刑的原因,看什么都不順眼,總把自身問題推到外界身上,不是認為自己有才而無用武之地,就是一副懷才不遇的狀態。以前在寶豐路,每次接見她沒有對大老遠克服種種困難來探監的母親噓寒問暖,而是經常大吼大叫,埋怨漫罵,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別人身上,甚至包括自己身陷囹圄。而她的母親,一個獨自一人養育著兩個外孫的老人,根本沒有力氣爭辯,更別談教育女兒,只有用無奈的眼神在女兒執拗的說教中委屈地、默默地含著眼淚,再垂下頭……
而這次,這名服刑人員非常興奮地講完了所見所聞,臨別時,像個孩子一樣大聲告訴母親:“媽媽,謝謝您對我的寬容,您受累了!我現在心情很好,我決定今后一定要好好表現,痛改前非,爭取早點出去跟您在一起……”
那些身陷囹圄之人,無論她們曾經的表現是如何的“堅挺,”其實,她們內心深處都有“軟肋”;其實,她們都在渴望著改變。哪怕是身邊一點一滴的變化,對她們的影響都非常的巨大,作為基層民警,做好日常監管改造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是多么的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