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7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降準+降息”政策組合,通過釋放流動性與降低融資成本的雙重作用,為2025年經濟發(fā)展注入關鍵動力。
為什么這個時候出臺?
一是對沖外部經濟沖擊
應對美國關稅升級:美國于2025年4月對中國商品加征125%的“對等關稅”,中國反制措施同步升級。降準降息通過釋放流動性和降低融資成本,幫助外貿企業(yè)緩解資金壓力,增強抗風險能力。例如,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1萬億元長期資金,降息0.1個百分點直接減少企業(yè)貸款利息支出。
緩解匯率與出口壓力:人民幣匯率在政策前已回升至7.2附近,降息對匯率的沖擊有限。同時,通過降低出口企業(yè)融資成本,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對沖關稅對出口的負面影響(預計中國2025年出口或面臨8-10%的下滑)。
二是抓住地緣政治緩和窗口期
中美經貿談判契機:中美即將在瑞士展開新一輪關稅磋商,政策調整為談判爭取更有利的國內經濟環(huán)境。通過穩(wěn)增長政策組合,避免外部沖擊導致經濟失速,為談判提供“經濟籌碼”。
全球地緣風險短暫緩解:俄烏沖突、中東局勢雖未完全平息,但部分談判進程推進,全球風險偏好回升。中國利用這一窗口期推動政策寬松,避免國際資本外流壓力。
三是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的體現(xiàn)。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
此次降準降息,對社會的各方面,都有積極的影響。
一方面,是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1、緩解融資壓力,擴大信貸規(guī)模。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約1萬億元長期資金,直接提升銀行可貸資金規(guī)模,尤其利好中小微企業(yè)、制造業(yè)等實體經濟領域。
2、降低融資成本,激發(fā)企業(yè)活力。政策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通過LPR傳導機制降低企業(yè)和個人貸款利率。企業(yè)綜合融資成本預計下降0.1-0.15個百分點,高負債行業(yè)(如基建、房地產)的財務負擔減輕,利潤空間擴大。同時,定向工具如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yǎng)老再貸款、8000億元科技創(chuàng)新再貸款,進一步精準支持消費升級和科技產業(yè)。
另一方面,是對消費與內需的提振。這是與普通人息息相關的。
1、刺激消費信貸與耐用品需求
降息直接降低房貸、車貸利率,減輕居民還款壓力。
“這可直接減輕借款人利息負擔,等同于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能力。”權威專家計算,以一筆金額100萬元、期限30年、等額本息還款的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為例,月供將由4136元降至4003元,減少約133元,總利息支出將減少約4.76萬元。釋放的可支配收入可能轉向耐用品消費(如汽車、家電)或服務類消費。
存款利率下調促使部分儲蓄資金轉向消費或投資,短期拉動內需。
2、穩(wěn)定房地產市場
房貸成本下降疊加公積金利率調整,有利于剛需購房者入場,緩解房企資金壓力。例如,部分城市房地產銷售回暖將帶動鋼鐵、建材等上下游產業(yè)復蘇,形成消費與投資的良性循環(huán)。
3、對股市流動性驅動估值的修復。
降準后A股首日上漲概率較高,金融、地產、周期股等板塊受益顯著。此外,政策力度超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推動資金流入風險資產。
央行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并降息0.1個百分點后,A股三大指數(shù)集體高開。午盤后漲幅有所回落,但市場交投活躍,半日成交額達9,65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放量超千億元。
4、促進汽車金融、金融租賃
本次降準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針對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降準0.5個百分點。另一部分是完善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存款準備金制度,階段性將其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調降至0%。
權威專家指出,這些年來人民銀行圍繞服務于宏觀調控的核心使命,根據(jù)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和金融市場發(fā)展情況,一直在改革和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不屬于存款類金融機構,不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在央行開立的準備金賬戶不能用于清算,清算職能由開在銀行的同業(yè)存款賬戶實際承擔,其貨幣創(chuàng)造機制與銀行有本質不同,對此類機構大幅降準是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的重要舉措。
這次再階段性大幅降低其存款準備金率,有利于降低這些機構的負債成本,提高負債穩(wěn)定性,增強對特定領域的信貸供給能力。
本次降準降息通過“降低消費門檻+優(yōu)化融資結構”的雙重路徑,為汽車產業(yè)注入強勁動能。
一是車貸利率下調。此次降準0.5個百分點,疊加政策利率(如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直接推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5年期以上LPR預計下降0.1-0.15個百分點,帶動車貸利率同步降低。以100萬元30年車貸為例,月供減少約160元,顯著降低消費者購車門檻,尤其是首次購車群體和年輕用戶。
二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效應放大。新能源車市場直接受益于降息政策,購車貸款成本降低疊加現(xiàn)有補貼政策(如購置稅減免、充電補貼),進一步刺激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型。預計2025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突破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