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酒要如何自制和飲用呢?藥酒是有很多功效和作用的,但是如果在制作和飲用時存在誤區(qū)就會容易造成對健康的危害。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藥酒在制作和飲用時需要知道的守則。
自制藥酒的原則
首先是辨證。根據(jù)酒的功效特點,藥酒更適宜應用于風寒濕邪阻遏、氣血瘀滯、經(jīng)絡不通諸證,最善偏于陰寒證、虛損證和日久難愈的慢性疾病。服用藥酒必須因久而異,除審查證候外,應視體質、生活習慣、性別、年齡等不同分別選用。一般而言,兒童不宜服藥酒;婦女行經(jīng)期、妊娠期不宜服用藥酒;有肝、腎功能疾病及高血壓、痔瘡、維生素缺乏癥的患者忌服藥酒;年輕、體壯者不可濫用補益藥酒,特別是陽盛者不宜服用助陽藥酒。
浸泡藥物的酒一般選用白酒或黃酒。白酒一般要求度數(shù)稍高些,目的是將藥力浸出,服用時更易行散,而且某些藥物,特別是全蝎、海馬等動物類藥物,需要一定酒精濃度才能長期不變質。黃酒度數(shù)一般不高,用于藥酒主要是取其性之溫與勢之柔。
浸于酒中的藥物,屬皮、根、莖類的最好加工成片或小段,種仁、干果類最好打碎甚至辟為顆粒為宜,動物類藥材多須保持全形。服用藥酒不可盲目,一般無證候不宜隨意服用。有毒性的藥物不宜入酒,因為毒性會借酒勢加劇;服用補益類藥酒忌蔥、蒜等;服用有一定毒性藥物浸泡的藥酒,忌生冷、酸味食物;服用調理脾胃的藥酒,忌食油膩、腥臭、生冷食物。
與此同時,飲用藥酒還需要注意哪些呢?
飲用藥酒的注意事項
專家介紹,藥酒以酒為引,藥酒首先是藥,選擇不當就很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后遺癥”。選用藥酒要熟悉其性質。消費者不適宜自己購買藥材泡制藥酒,因為有些中藥之間藥性相克,一起浸泡有可能產生毒素。藥酒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飲用的,也不是可以無限量、無期限地服用,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年齡、體質來選擇。一般情況下,對于婦女來說,在妊娠期、哺乳期不宜使用藥酒,如果在行經(jīng)期間,女性的月經(jīng)正常,也應盡量避免使用有活血功效的藥酒;對于年老體弱者來說,服用藥酒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但由于自身新陳代謝較慢,應適當減量;對于患有癌癥、心臟病、肝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癲癇病等疾病的人來說,服用藥酒必須遵醫(yī)囑。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藥酒也不宜過量飲用哦。
飲用藥酒需適量
酒除了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外,還可用于延年益壽。老年人陽氣漸衰,血脈不暢,易受風、寒、霧、露的侵襲,如能合理適量飲酒,可以疏風通絡,輕身延年。唐代醫(yī)學家、藥王孫思邈是一位長壽之人,他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冬服藥酒兩三劑,立春則止,此法終身常爾,則百病不生”。《保生月錄》中記載“夏月清晨炒蔥頭飲酒一二杯,令血氣通暢”;“冬日早出宜飲酒,以卻寒,或噙姜以辟惡”。說明酒與藥物配合使用能增強保健益壽的功效。
清代徐沅青《醫(yī)方叢語》中轉引《歸田瑣錄》載有“周公百歲酒”能“治聾明目,黑發(fā)駐顏”,“家三代服之,相承無七十歲以下人”。歷代益壽延年的藥酒方不下數(shù)百種,有很多在實際應用時發(fā)揮功效,如枸杞酒、生地酒、人參酒、白術酒、薯蕷酒、陽春酒、百補延齡酒等,不勝枚舉。
藥酒的功效不同,所以在飲用前要先了解是否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