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苑·“元宵”似大年

    今日湖北

    2021-06-08 12:21:34

    1623126071495950.png

    “元宵”似大年

    作者:孫邦明

    過了初一,盼十五。

    兒時的老家,正月十五的“元宵節”,被稱之為“過小年”,禮數與儀式感絕不亞于“過大年”的隆重。

    頭一天晚上,母親會打碗把糯米元宵面,摻水揉和好,蓋上半潮的干凈紗網布,靜待一夜透氣發酵。茶葉蛋,也上色潤好,保養在八角、姜、老茶葉等混合的茶汁里,虔誠地迎接著“元宵節”的到來。

    晨起,母親會叫起我們整衣凈面,燒香許愿,大小炮仗齊鳴開門。這時村莊里爆竹聲聲,綿延一上午,過大年似的熱鬧。

    母親把發酵好的面團,搓成一個個圓球,逐個下鍋燒煮。圓球漂起來的時候,元宵熟透出鍋盛盤。出鍋的元宵,熱氣騰騰,清香裊裊,蘸上晶瑩的白糖,一口咬在嘴里,燙甜在我們的心間。母親手工趕制的“元宵”,揉搓與燒煮都拿捏非常準確,因此筋道十足,非常有嚼頭有黏性。

    老家的元宵,不同于北方的“湯圓”。糯米粉做主料,花樣和成分單一,一色的實心,但吃法卻多種多樣,可水煮,可加糖油翻炒,也可干鍋烙餅。只是在老家,水煮居多,蘸白糖食之甜潤,其寓意不言自明,祈盼著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傍晚,村前的打谷場上燈光亮起,花燈、旱船、獅燈與龍燈陸續地開來,像大戲開場般陣仗宏大。流光溢彩的花燈,形如扁舟的旱船,還有威嚴的龍獅燈,列位待“鬧”,急速地等待著生產隊隊長開賽令下。當第一聲鑼鼓敲響,旱船與龍獅繞場猛然地舞動起來,熱鬧勁至今令我記憶猶新,如歐陽修所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圍懸在打谷場四周的花燈,造型各異,絢麗多彩;單舞的旱船,憨態可掬,惟妙惟肖;雙人的獅舞,追逐騰挪,活靈活現;最為精彩的是多人的龍舞了。短的幾人,長的十幾人,一人領舞,手持頂端綁有繡球的木桿,甩開臂膀,倒走著上下左右翻騰著,在前方引領著舞龍隊也隨之游動,如絲帶飄忽逶迤。舞到高難度動作時,人群中即刻會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嬉鬧的孩子們追攆在后面,人縫間盡是鉆來溜去的我們,開心與快活流淌在心里。

    老家的花燈、旱船與龍獅燈,皆用細竹篾條編制而成,用細鐵絲扎牢,四周糊上彩紙與髯須等掛飾,看上去栩栩如生,鮮艷靚麗,喜氣盈盈。

    父親是老篾匠,扎燈自然是他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村里的燈,總是從臘月悄悄地準備。那時,生產隊里的領頭人,常與父親謀劃與構思許多個不眠的夜晚,好似懷揣一個村的希望與重托,讓全村人狂歡后開啟新的征程。

    歲月荏苒,又至牛年元宵節。節日歡慶的形式更多,內涵更豐富,如花燈漸添打燈謎、唱小戲等新內容,然傳統技藝與民俗文化蘊含的一縷鄉愁,卻愈加生動與鮮活。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沅陵县| 寿宁县| 马公市| 道真| 卓资县| 永年县| 遂川县| 新源县| 阜城县| 南漳县| 洛扎县| 修水县| 历史| 集安市| 新野县| 肇庆市| 黄梅县| 三台县| 沅江市| 浦城县| 新建县| 运城市| 临潭县| 三亚市| 胶南市| 太仆寺旗| 藁城市| 绿春县| 磐安县| 玉树县| 柘荣县| 射洪县| 台南县| 临湘市| 边坝县| 天祝| 湖北省| 永靖县| 额尔古纳市|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