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立卡電子有限公司,位于東西湖區將軍路街道的這家專業電聲樂器公司,產品包括電吉他、吉他音箱、拾音器、效果器等,是“湖北出口名牌”,連續多年獲得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稱號。目前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42個分銷點。
早年,艾立卡公司產品主銷美國。5年前,該公司開始大力培育歐洲、東亞市場。
就在今年初,一場行業知名樂器展上,公司銷售總監羅菲菲遇見了德國知名樂器電商平臺負責人,對方計劃在中國打造電商分站點,拓展亞太地區市場。
對方告訴羅菲菲,多年前,他們曾落戶過中國一座城市,但因區域交通不暢,投資失敗。他們希望再回中國。
羅菲菲詢問對方是否知曉順豐物流,獲得對方肯定回答后,她告訴對方,順豐物流的航空貨運樞紐就在武漢城市圈,這里擁有亞洲最大的貨運機場,貨物48小時內可以送到全國各地,國際貨運航線也越來越多。
羅菲菲聯系街道等相關部門,要來武漢市及東西湖區的宣傳視頻,向對方進行了展示,德國客戶當即明確合作意向。
“五一”假期剛過,艾立卡公司上百名員工全力趕工德國、丹麥、意大利等客戶訂單。生產車間內,一名工作人員坐在生產線旁,頭戴一個“大耳朵”耳機,對傳送帶上的一個個小盒子進行檢驗。
“這個設備名叫數字效果器,可以讓電吉他演奏出上百種特效。”羅菲菲說,通過對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升級,該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六成以上,不少丹麥高端品牌都用它。
艾立卡公司歐洲市場在手訂單金額超過50萬美元,生產排到7月。羅菲菲說,歐洲市場訂單量已占到公司海外訂單的一半。日本、菲律賓等客戶訂單也逐年增加。
艾立卡公司占地50畝的新產業園即將投入使用,場地規模是現有廠房的3倍。羅菲菲說,計劃與德國客戶共建電商集散倉,攜手拓展東南亞市場。
沒有想到,吉他+花湖機場=跨境電商。
鄂州依托花湖國際機場的航空物流優勢,顯著推動了武昌魚養殖規模的擴大與產業升級,形成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鏈條。
一是航空物流賦能市場拓展
活魚運輸效率革命:花湖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能力使武昌魚實現“24小時內活魚送達全國一線城市”,通過特制充氧包裝和冷鏈技術,鮮活武昌魚存活時間超過72小時,物流范圍覆蓋90%的國內經濟核心區域。例如,2025年啟動的“活魚到家”項目,已通過機場運輸千余條活魚至北京、上海等地,并計劃擴展至港澳、日韓市場,形成“一日達全國、隔夜達全球”的供應鏈網絡。
冷鏈體系支撐規模化養殖:鄂州已建成50萬噸級冷庫、12480立方米的村級田頭冷鏈設施,并配備60輛冷藏車,形成覆蓋養殖、加工、運輸的全鏈條冷鏈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減少運輸損耗,還通過“航空+冷鏈”模式將養殖半徑擴展至40.34萬畝,帶動產量突破8000噸(2024年上半年數據)。
二是高標準養殖與技術創新
智慧化養殖基地建設:鄂州推動10萬畝武昌魚高標準養殖示范區建設,重點推廣2斤以上的大規格魚養殖。例如,梁子湖智慧漁場通過智能投喂系統降低餌料成本30%,畝均收益突破2萬元;杜山鎮的精養魚塘采用“華海1號”新品種,存活率顯著提升,年產值達1000萬元。
種質資源與基因技術突破:依托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武昌魚原種場,鄂州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培育出“無肌間刺”新品種(F3代),計劃2026年量產。該品種通過基因編輯技術解決多刺痛點,推動武昌魚從“按斤計價”向“克重計量”的高附加值轉型。
三是產業鏈整合與品牌增值
加工與市場延伸:全市現有130余家加工企業,開發熟食、預制菜等20余種產品,年加工能力達2萬噸。例如,湖北富農食品的“手撕武昌魚塊”月銷超50萬元,并借助電商創下2小時400萬元的銷售紀錄;中央廚房和預制菜新業態進一步拓展消費場景。
品牌與文化IP打造:鄂州推出“武昌魚+”城市IP,建設武昌魚博物館、風情島等文旅地標,推廣155種經典菜品,并通過文化節活動吸引投資超百億元。品牌價值提升使武昌魚價格達普通鳊魚的2-3倍,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00億元。
鄂州計劃三年內實現全產業鏈產值500億元,依托花湖機場布局數字化交易中心,并沿“育種-養殖-加工-文旅”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目前,機場已助力武昌魚覆蓋全國高端市場,帶動1.5萬戶農民年均增收1.1萬元,成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
陽邏港作為國家級肉類口岸,與鄂州花湖機場的航空貨運優勢相結合,可通過“港口+航空”多式聯運模式,構建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一是肉類口岸優勢與冷鏈基礎設施
肉類進口樞紐地位:陽邏港已建成中部最大的進口牛肉集散中心,2025年數據顯示其冷鏈倉儲能力達50萬噸,擁有30萬方的華中貿易服務區冷鏈平臺。通過南美直采牧場模式,已與阿根廷、巴西等地的100余個牧場建立直供點,年進口牛肉量占湖北省60%以上,并通過“保稅倉儲+航空分撥”實現國內24小時配送、國際48小時直達。
加工與電商適配能力:陽邏港周邊布局了牛肉深加工基地,開發預制菜、熟食等20余種產品,年加工能力達2萬噸。例如,雙柳加工廠將進口牛肉制成即食鹵牛肉、手撕牛肉塊等電商熱銷品類,月銷售額突破百萬元,并通過冷鏈無縫銜接花湖機場的航空運輸,滿足電商對高附加值產品的時效需求。
二是花湖機場的航空物流支撐
國際航線網絡覆蓋:花湖機場已開通24條國際貨運航線,覆蓋歐洲、北美、南美及東南亞,并實現“空空聯運+陸空轉運”全球次日達。例如,陽邏港進口的阿根廷牛肉可通過“鄂州—列日”航線48小時直達歐洲,或經“鄂州—香港”航線輻射東南亞市場,形成“港口報關—機場直飛—終端配送”的跨境電商物流閉環。
智慧物流降本增效:花湖機場轉運中心采用自動化分揀設備,貨物處理效率提升30%,并通過“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平臺”實現報關、物流數據一體化。陽邏港企業可借助該系統“一鍵報關”,通關效率提升26%,結合機場的“內河運費扣減政策”,綜合物流成本降低15%。
三是跨境電商生態體系構建
平臺與供應鏈整合:陽邏港依托金控陽邏港服公司搭建的跨境電商平臺,已聚集蘇寧易購、韻達國際等130余家電商企業,形成“海外直采—保稅倉儲—線上銷售”的供應鏈。例如,通過“長江金融港供應鏈商貿服務平臺”,中小企業可將進口牛肉拆分為小額訂單,直接對接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等電商渠道。
冷鏈與航空協同模式:陽邏港的冷鏈倉儲與花湖機場的航空運力聯動,實現“港口冷庫預冷—機場恒溫艙運輸—目的地前置倉配送”全程溫控。例如,2025年某電商平臺通過該模式,將阿根廷冷凍肋排從陽邏港出庫到消費者簽收僅需36小時,損耗率從傳統海運的8%降至1.5%。
四是政策與區域協同效應
自貿區與保稅政策疊加:陽邏港保稅園區享有“1210保稅備貨”政策,電商企業可提前囤貨至保稅倉,消費者下單后直接由花湖機場發運,減少中間環節。2024年數據顯示,該模式使跨境電商綜合成本降低20%,陽邏港相關企業年貿易額突破50億元。
武漢都市圈產業聯動:順豐在青山區建設的數智供應鏈基地(距陽邏港20公里、花湖機場60分鐘車程),為陽邏港提供智慧倉儲、航空貨運代理等配套服務。
五是未來發展方向
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規劃整合陽邏港肉類口岸、花湖機場保稅物流中心(B型)及順豐供應鏈基地,申報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吸引亞馬遜、Shein等國際平臺設立區域中心。
拓展冷鏈電商新場景:開發“直播電商+跨境冷鏈”模式,利用花湖機場5G網絡和陽邏港冷鏈可視化系統,實現海外牧場實時溯源直播,提升消費者信任度。預計2026年該模式可帶動相關電商GMV增長40%。
通過上述路徑,陽邏港可依托肉類口岸資源與花湖機場的全球物流網絡,成為華中地區跨境電商的核心樞紐,預計2026年相關產業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