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看數據:東湖高新區排名第四

    今日湖北

    2020-01-20 11:16:44

    1、提升一位


    武漢經開區排名全國第十。東湖高新區又有好消息。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19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結果,東湖高新區綜合排名位列全國169個單位的第4名,較上一年度再上升1位。


    其中,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第2名,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能力第4名,高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第6名,國際化和參與全球競爭能力第6名。


    東湖高新區在從業人員結構、技術市場發展、創業服務載體建設、龍頭科技企業培育、政府科技投入等方面表現突出。


    2019年,東湖高新區始終圍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這一戰略目標,建現代化“富強光谷”,努力打造產業之“芯”,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生物醫藥四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綜合實力上走在前列。


    這一年,東湖高新區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等均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工業投資增幅、進出口總額、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多項關鍵經濟指標排名武漢市第一,多個核心指標逆勢上揚,科技、經濟雙豐收,在全市首位度不斷提升。以軟件信息為代表的營利性服務業增長約30%。


    過去一年,光谷新增企業2.7萬家,企業總數超過9萬家。


    2高新區的歷史


    1984年,東湖高新區開始籌建。


    1988年,東湖高新區創建成立。


    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24平方公里)。


    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準為APEC科技工業園區。


    2001年,被原國家計委、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2006年,被科技部列為全國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試點之一;被商務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確定為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


    2007年,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200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全國17個國家自主示范區的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深圳、蘇南等)。


    2011年4月,中組部和國務院國資委確定武漢未來成為四家全國“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之一(北京、天津、杭州、武漢)。


    2012年5月,獲批東湖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13年,習總書記考察光谷時,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四個方面的肯定:一是光谷科技成果轉化效果明顯;二是圍繞改革做了不少文章;三是光谷與大學結合緊密,光谷的研究機構多,科技人才比較多,有自主創新成果,科技成果轉化較好,光谷的大學產業化做得不錯;四是光谷的產業特色明顯,尤其在光電子產業方面特色鮮明。


    2016年5月,光谷被國務院確立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3]


    經過31年發展,高新區形成了以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高技術服務等五大千億級產業為主導,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數字經濟兩大新興領域蓬勃發展的“5+2”產業體系。已建成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光電器件生產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設備生產基地,光纖光纜生產規模全球第一,中國光谷成為我國參與全球光電子產業分工的知名品牌。


    3光谷的擴容


    東湖高新區規劃面積518平方公里,下轄八個街道、八大產業園區,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66名兩院院士、2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和80多萬在校大學生。


    得益于光谷的次擴容。


    第一次:1999年6月21日,中共武漢市委、武漢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將洪山區鋼鐵等村移交東湖開發區托管的通知》,將洪山區所屬的鋼鐵、群英、關山、曙光村交由東湖高新區托管。


    這是光谷擴容的開始,雖然面積不大,但這開啟了光谷擴容的漫長里程。


    第二次:2000年7月,東湖高新區托管了江夏區的鄭橋、茅店、周店、東山、關山村(托管到東湖高新區改名為關南村)和中南政法學院居委會(簡稱5村1委);

    這部分主要位于光谷南三環線一帶,是包括現在的東山頭財大、錦繡龍城、關山大道、華師一等地,也是光谷現在的核心區域。


    第三次:2005年8月,東湖高新區托管了江夏區佛祖嶺、汪田、九夫、泉崗、宗黃、楊店、大邱、大舒、湖口、鄔家山、牌樓舒、大譚等村和該區域的居委會(簡稱131委);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佛祖嶺吧,主要是高新四路、高新六路一帶,包括萬科魅力、富士康等等。


    第四次:2007年9月,東湖高新托管了江夏區豹澥鎮;


    豹澥鎮大家都不熟悉,也相對偏遠,但這次擴容的面積相當大。


    第五次:2008年4月,托管了洪山區九峰鄉及其九峰、馬驛、三新、保豐、群建、新農、新建、新洪、河劉、新躍等10個村;九峰地區也是光谷東三環的區域。


    第六次:2010年5月,成建制托管了洪山區左嶺鎮及所屬16個村和4個社區,洪山區花山鎮及所屬13個村和花山社區、賽山村飛地、嚴東湖漁場、花山漁場,江夏區流芳街及所屬13個村及龍泉社區、龍泉林場、龍泉茶場,江夏區五里界街蔡王、吳泗、方咀、檀樹嶺、聯益、張灣、大屋陳、星火、羅立、白湖、牛山、何頭咀、青山等13個村及大屋陳社區、大屋陳茶場、鳳凰山五十萬變電站、大垻養殖場、沙咀湖養殖場、箔咀湖、牛山湖、豹澥后湖。


    第六次擴容是光谷最大的一次擴容,讓光谷的面積翻了一番,包括現在的花山、光谷東左嶺、五里界部分,也是光谷跨越式發展的標志。22歲的武漢東湖高新區,迎來了誕生以來最有力的一次“生長”——擴容近300平方公里,比原來221.93平方公里的“塊頭”大了1倍多。


    2010年后,光谷沒有繼續擴張。不過在2013年時,武漢曾擬對光谷進行第7次托管、擴容。擴容后,“大光谷”面積將達到1059平方公里。


    根據該規劃,“大光谷”橫跨東湖高新區、江夏區、洪山區。近期規劃中,“大光谷”總面積達1059平方公里,北抵三環線-長江-白羊山一線,南至后石湖、魯湖、云井山、大洪山、梁子湖北岸一帶,西至長江,東至武漢市域邊界。遠期規劃中,“大光谷”還將向江夏南部擴展。


    在區域定位上,“大光谷”將被打造為全國經濟轉型先行區、城市化示范區、創新核心區。為突出獨立成市、產城聯動的規劃理念,“大光谷”將重點建設光谷新城中心、紙坊新城中心兩“核”,并按照“新城+產業園”的模式統籌配套生產和生活性服務設施。


    不過可惜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由于各種原因,光谷的第7次擴容也就是大光谷的規劃擱淺了。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城口县| 宁津县| 富蕴县| 囊谦县| 上饶县| 南投县| 南宁市| 临夏县| 阳泉市| 晴隆县| 湟源县| 星座| 米泉市| 万全县| 门头沟区| 宣武区| 湟源县| 定日县| 天等县| 仪征市| 尚义县| 什邡市| 长宁区| 普兰县| 泗洪县| 晋宁县| 福鼎市| 鹰潭市| 湟中县| 邵阳县| 吐鲁番市| 大理市| 星子县| 剑阁县| 黔西县| 平凉市| 乌苏市| 贡山| 武强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