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呼吁武漢兩棵老法桐長留百年大街

    楚天都市報

    2018-01-21 10:19:00

    漢口中山大道改造,沿線老樹能否留下來備受關注。近日,家住漢口南京路附近的一些老居民反映,中山大道綜合改造施工,武漢美術館前一些樹木全被移走,僅剩下兩棵法桐老樹,“希望能保留下來,留住城市記憶”。

    百年老街改造遭遇老樹

    始建于1906年的武漢中山大道距今已有110年歷史,是漢口最重要的商業交通性干道。

    眼下,中山大道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按照計劃,今年底,這條百年老街將煥新顏。

    今年67歲的祁德榮,家住漢口保元里5號,出門過一個十字路口就是中山大道。去年底,中山大道進行改造以來,老人一直關注著家附近武漢美術館門前綠化樹的命運。他說,幾十年來,因城市改造、道路施工等原因,漢口一帶老樹越來越少。這次中山大道改造施工,沿線不少老樹被清理或移走。

    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武漢美術館前的街心島已被拆除,僅剩下兩棵法桐大樹。其中最大的一棵樹胸圍約3米,需兩個成年人才能抱住。不過,記者探訪發現,兩棵樹均未張貼古樹保護名錄標牌。“工程施工以來,原有綠化已全部清理,僅剩下兩棵法桐老樹,希望能保留下來。”祁德榮說。

    老武漢人呼吁留下老樹

    今年71歲的殷國祥老人住在漢口保元里,經常到武漢美術館參觀。在殷國祥的記憶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一帶的樹就有水桶那么粗了,夏天綠樹成蔭,那時候家里窮,沒有電扇,大家就跑到門口的梧桐樹下乘涼。殷國祥說,按照年代推測,體型更大的那棵法桐的樹齡應該有70年以上。

    武漢美術館的前身是漢口金城銀行,是武漢著名老建筑。為了考證這兩棵法桐的樹齡,武漢熱心市民、布衣參事胡全志專門查找了漢口金城銀行的相關史料照片。他說,從早期歷史照片上看,上世紀60年代,金城銀行前的幾棵法桐樹就已成蔭。通過與種于上世紀50年代初的法桐樹直徑比較,兩棵法桐樹的樹齡分別在75年、50年左右。

    據了解,樹齡100年以上為古樹,樹齡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為后續資源,也稱“準古樹”。

    祁德榮說,作為老武漢人,他希望在不影響城市規劃的情況下,盡可能保留一些老樹,留住城市的記憶。“房子可以修舊如舊,但是老樹一旦砍掉或移走,幾乎無法再恢復。”

    布衣參事胡全志說,這兩棵法桐是市區百年古樹的有限后備資源,在當地街心島也是一道綠色風景。雖不是古樹名木,但它能成活至今,十分不易,希望能作為街頭景觀樹實行保護。

    兩棵老法桐將原地保護

    為此,胡全志專門向武漢市園林部門遞交了一份關于保護古樹名木的建議。武漢市園林科研所史主任介紹,根據初步測定,武漢美術館前那棵大法桐樹,樹齡在80年左右,達到古樹名木“后續資源”的標準,應當進行保護。該所也將對該樹具體年份作進一步考證,明年春天將對這棵法桐進行復壯處理。

    據武漢市園林局綠化建設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山大道改造施工以來,他們也接到了市民呼吁保護武漢美術館前老樹的訴求。該工作人員介紹,兩棵法桐樹齡較長,但確實還未納入古樹保護名錄。針對市民反映的情況,園林部門已經反饋給中山大道改造施工單位,要施工單位拿出保護方案。

    中山大道綜合改造施工方中建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避免對這兩棵法桐的傷害,施工前他們先在老樹周邊做了一圈防護臺。周邊施工時,也改用手動小型機械,避免對老樹根系的傷害。“樹不會移走,原地保護。”這位負責人表示。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固阳县| 罗平县| 会泽县| 东兴市| 东台市| 水城县| 互助| 临沭县| 河源市| 永川市| 石家庄市| 永嘉县| 呼伦贝尔市| 南川市| 夏津县| 余姚市| 调兵山市| 晋州市| 文昌市| 饶阳县| 类乌齐县| 洪湖市| 临漳县| 建始县| 改则县| 微山县| 五指山市| 柘荣县| 玉林市| 伽师县| 化德县| 清流县| 新乡县| 珠海市| 普格县| 长沙市| 永福县| 新田县| 金堂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