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尖捏出精彩——潘鳳娥和她的面塑藝術(shù)

    潛江新聞網(wǎng)

    2018-01-21 10:57:28


    聚精會神

    20160805031750872.jpg

    作品《關(guān)公》

    20160805031750846.jpg

    20160805031750641.jpg

    揉面團

    20160805031751286.jpg

    20160805031751163.jpg

    20160805031737143.jpg

    作品《秦香蓮》

    面塑藝術(shù)早在漢代就有文字記載。做面塑先將面粉加水和好,慢慢揉,直到面有勁有韌性。在和面或揉面過程中加蜂蜜,防腐劑。揉好的面蒸熟,冷卻后揉好再用塑料袋封好,存放半月使用。使用前再揉,揉至細膩柔軟。這樣做出來的面人肌如凝脂,勝過真人。

    潘鳳娥自幼愛好美術(shù),年輕時候她考上美專,因貧棄學(xué),從此潛心鉆研面塑,一步步把祖?zhèn)髅嫠芩囆g(shù)帶上大雅之堂。“面塑潘”是地地道道的祖?zhèn)魉囆g(shù),可上溯五代,她的面塑技藝傳自伯父。2009年,她受邀赴瑞典做文化交流活動,2010年,她獲湖北省民間藝術(shù)家(面塑一級)稱號。

    面團在潘老師手中不停變幻著。赤橙藍綠紫,幾色面團隨手擷取,或捏、或搓、或揉、或掀,成頭成身成手腳成配飾,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一會兒工夫,右手搭涼棚,左手提金箍棒,騰云駕霧的孫悟空脫手而成。

    孫悟空是常見的面塑人物,一般一二十分鐘捏就。費工費時的要算大型人物和微型面塑。大型面塑要先扎骨架,按骨架模型一步步精捏細琢。微型面塑很見功夫,往往一組人物構(gòu)成一幅圖景。她根據(jù)白居易《琵琶行》塑成的夜泊圖,一船高不盈寸,艄公居尾搖槳,二官人居中對飲,二女起舞,二女奏琴,細致入微,惟妙惟肖,讓人拍案叫絕。

    近年,她用面塑展示了潛江龍蝦、潛江海馬、潛江草把龍,受到群眾喜愛。在與她短暫交流中,她幾次叨念著怎樣把曹禺劇作人物、潛江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捏成面人,讓潛江人感受家鄉(xiāng)文化魅力。(通訊員 水岸 潛江日報記者 吳燕軍)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技術(shù)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jiān)督:133071995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谢通门县| 黄石市| 丹阳市| 康保县| 南安市| 广南县| 静安区| 道孚县| 兰考县| 沙雅县| 济阳县| 永寿县| 时尚| 凤庆县| 陇西县| 岱山县| 六安市| 正阳县| 万州区| 子长县| 宁蒗| 堆龙德庆县| 龙州县| 广宁县| 威远县| 景德镇市| 庆云县| 苏尼特左旗| 桦甸市| 门头沟区| 专栏| 新津县| 临海市| 广河县| 乌海市| 德保县| 安新县| 泰州市| 蓬安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