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荊門記憶”

    荊門日報

    2018-01-21 10:41:04

    荊門日報訊(記者 嚴東華)6月9日是傳統的端午佳節,對荊門人來說,端午節有著不一樣的記憶。

    包粽子、插艾蒿、送端午、認干親……盡管中國傳統節日的“節味”越來越淡,盡管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簡單地過節,但是端午的這些記憶對于荊門人來說,始終不曾忘記。

    9日上午,在孫子、孫女的圍觀下,市民王女士包起了粽子。她將兩片小粽葉并在一起,并列成一個大些的,用剪刀把根部剪齊,折成漏斗。放滿糯米后,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再用白色的線一纏一系,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包粽子的糯米是在旁邊糧店里買的,粽葉是前幾天在鄉下自己動手割來的。“每年的粽子都是自己動手包。過端午,不就講究這個?”王女士說,盡管現在超市和菜場里都有粽子賣,價格不貴,味道也還不錯,但是總覺得自己包的粽子更好。

    47歲的劉先生是荊門城南人,雖說已經是“老女婿”,但每年這個時候,他都要回農村老家送端午。在荊門,送端午的習俗由來已久,特別是女婿要給岳父母送端午,已定婚的男青年要給女方父母送端午。每到端午節時,女兒女婿都會帶著小孩,以及豬蹄、魚、雞、鴨等一些土特產,到娘家與父母團聚。20多年前,劉先生與妻子談戀愛后,就送了第一個端午。此后,更是每年必送。有時候,他也會收到“回禮”,也就是長輩回贈的禮品。王先生說,送端午是荊門的習俗,也是孝敬長輩、和睦家庭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自己很喜歡。

    對東寶區農民老王來說,端午節的到來,意味著賺錢商機的到來。“每年端午節的前一天,我都會去家附近的小山坡上割艾蒿。端午節當天早上6點鐘,用農用車拖到菜場門口,一邊扎束一邊賣,一束賣1元錢。”老王的生意不錯,不到1個小時,一車艾蒿就賣得差不多了。

    將艾蒿綁成一束,插或懸掛在門上,是荊門人過端午的一種習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同時,艾蒿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種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端午掛艾蒿,同時用來驅邪。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荊門人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上艾枝,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荊門地域文化專家李勛明說,中國人一般以農歷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三天為端陽,其中五月初五為小端陽,五月十五為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為末端陽,但荊門人把五月初五看得最重。以前,漳河庫區有在端午節結“干親家”的習俗,無兒無女的夫婦收干兒干女,作為今后生活的寄托。有兒子的收干女兒,有女兒的收干兒子,表示兒女雙全的意思。

    現在,端午節放小長假,使節日增添了很多新元素。外出旅游、探親訪友、上網購物……端午節逐漸演變成喜慶的節日、和諧的節日、關注健康的節日。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大埔县| 云梦县| 澳门| 奉贤区| 赣榆县| 镇坪县| 安庆市| 阳江市| 宜君县| 望都县| 秦皇岛市| 高阳县| 葫芦岛市| 桐庐县| 通化市| 江城| 彭阳县| 陕西省| 兴义市| 定陶县| 沛县| 江城| 巩义市| 襄垣县| 攀枝花市| 金坛市| 民勤县| 石狮市| 甘谷县| 黑龙江省| 兴隆县| 长岛县| 平南县| 乾安县| 泰兴市| 濮阳县| 祁阳县| 绥德县| 玉溪市|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