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探討中國畫走向:中國藝術家應有更強的文化自信

    北京日報

    2018-01-21 19:35:13

    前天,“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閉幕暨學術研討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舉行。來自藝術界、收藏鑒定等方面的評論家、專家學者,以崔如琢的藝術為切入點,研討中國畫發展現狀和趨勢,而堅守傳統與文化自信成為熱門詞匯。

    此前,歷時4個月的“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在故宮舉行。這場由故宮首次為在世畫家舉辦的個展,共帶來國畫家崔如琢代表性的寫意山水、寫意花鳥、指墨山水、指墨花鳥、指墨書法作品209件。開幕當天,崔如琢向故宮捐贈一億元現金和自己的15幅書畫作品。在此之前,故宮只接受過吳冠中、袁運甫、張仃等大概十位當代優秀畫家的作品捐贈。

    從崔如琢身上,與會人員讀出了“傳統”二字。“藝術發展可以多元化,但舍棄民族傳統,不是路。”著名美術史論家薄松年說。他以中國傳統繪畫里的指畫為例,認為從八大山人到李苦禪,指畫已經形成一個傳統,“從崔先生的指畫可以看到前人的傳統,但同時也有一些新的技巧和時代向前發展的氣派,這是非常可貴的。”

    鑒藏家張以國同樣認為,今天很多畫家學習西方、研究西方,可能他們學得不夠透,反而失去了藝術的本真。而崔如琢因為有民族底氣,反而成為藝術市場的“定海神針”。

    盡管當下藝術品市場依然是“西風壓倒東風”,但崔如琢認為,中國畫的價格是有能力逆襲西方繪畫的。不過需要秉持一個前提,那就是中國人要重視自己的傳統,對中國畫要有自信。在他看來,中國繪畫發乎于哲學,邊界是無限的,很多知名國畫大家的畫作都有很深的哲理;而西方繪畫的底蘊是科學,它是有限的。

    “在當前中西文化交流的環境下,中國藝術家應有更強的文化自信。”崔如琢說,當下一些藝術家對傳統文化藝術采取虛無主義態度,盲目崇拜西方新潮藝術。他認為,當代中國的文化人必須對中西方文化發展脈絡有更全面的了解,對中國當下的文化處境有更清醒的認識,敢于在國際上弘揚有中國氣派的藝術精神和優秀創作,要有自信主動樹立中國藝術堂堂正正的形象。

    研討會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向崔如琢頒發聘書,聘任他為“故宮研究院榮譽顧問”,同時擔任新成立的故宮學院中國畫研究院院長。(記者 陳濤)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祁连县| 封丘县| 道孚县| 怀远县| 康保县| 休宁县| 拉萨市| 黑山县| 南投市| 留坝县| 大渡口区| 云安县| 登封市| 巴林左旗| 枞阳县| 贡山| 萨迦县| 金华市| 饶河县| 桐梓县| 枣阳市| 赤水市| 新巴尔虎左旗| 比如县| 乐亭县| 衢州市| 溆浦县| 来宾市| 辽阳市| 荥阳市| 冕宁县| 曲松县| 泸水县| 淳化县| 名山县| 关岭| 砚山县| 佛冈县| 杂多县|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