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演繹??請觀眾“入戲”

    人民網

    2025-04-21 12:12:55

    節奏慢?聽不懂?太老套?不存在的。夜幕降臨,湖北武漢晴川閣景區的一場楚劇表演,引得市民游客笑聲掌聲不斷,一些開場前還在刷手機的年輕觀眾,不到5分鐘就津津有味地沉浸在劇情中。

    這出戲是武漢楚劇院的國風環境式新編楚劇《又從西廂過》。“這是我第一次看楚劇,沒想到楚劇這么有趣!”來自河南的游客張女士說。演出中,她還主動舉手“入戲”,為主角張生和崔鶯鶯的婚禮獻上才藝表演。

    《又從西廂過》編創的故事可看作《西廂記》“后記”,展現的是張生和崔鶯鶯婚后的日常生活。去年首演以來,該劇小劇場版演出獲得好評。今年春節前后,該劇再次改編后進駐武漢地標晴川閣景區進行實景演出。

    《又從西廂過》晴川閣實景版在劇中增加了一名丑角扮演的打更人角色,通過他的串場解說,不少過渡性情節被壓縮成一句話,角色的身份、心情等也由他解說清楚。武漢楚劇院黨委書記韓笑介紹,楚劇念白一般用武漢方言,但在此劇中,除主角外,配角特地改說“漢普”,也就是帶有武漢口音的普通話,既保留了武漢方言獨特的幽默感,又讓觀眾更易聽懂。

    更大的創新在于演員與觀眾的頻繁互動。大約每10分鐘便有一次邀請觀眾“入戲”的情節。戲劇在張生和崔鶯鶯的婚禮中開場,打更人化身主持,請觀眾上臺即興表演,為婚禮助興。張生在石磨倒地后,便從觀眾中尋找幫手:“有沒有哪位壯士能搭把手,幫小生把它抬起來?”被選中的觀眾上臺后“渾身是戲”,抬起泡沫塑料做的石磨卻好像真有數百斤重,逗得其他觀眾哈哈大笑。

    “楚劇本身的特點就是接地氣,活潑、詼諧,實景演出中,我們更是充分發揮這些特點。”武漢楚劇院青年演出團團長、《又從西廂過》導演余維剛說,楚劇的詼諧和戲曲本身的唱念做打相得益彰。武丑將插科打諢與武戲表演融為一體,小旦們爽朗活潑,將花槍舞得虎虎生風,引來陣陣喝彩。

    《又從西廂過》排演過多個版本,均由20多歲的青年演員擔綱主演。“實景演出要與觀眾互動交流,對我們的臨場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剛開始我很緊張,但現在已經逐漸適應,在舞臺上更加放松自如。”張生的扮演者、青年演員宋健說。

    晴川閣是武漢著名景點。今年以來,許多來到武漢的游客在這里邂逅《又從西廂過》。“戲曲是傳統的,但戲曲所表達的情感可以跨越時空。希望這出戲能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真正拉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觀眾的距離。”余維剛說。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嘉善县| 龙海市| 思南县| 全州县| 南丹县| 商城县| 松溪县| 湟源县| 博罗县| 民乐县| 丹棱县| 安平县| 云阳县| 会泽县| 赤城县| 黄浦区| 玉林市| 苍溪县| 龙胜| 靖边县| 图片| 中阳县| 朝阳市| 方正县| 婺源县| 静安区| 佛教| 拉孜县| 东兰县| 北安市| 扎囊县| 新郑市| 开鲁县| 咸丰县| 康保县| 青阳县| 西乡县| 黑山县| 绩溪县| 开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