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經濟>理財
    校園網貸 別讓便利變隱患
    2018-01-21 10:04:44   來源:人民日報

       各家校園網貸平臺野蠻擴張,亂象愈演愈烈。這與部分大學生辨識能力不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一些平臺對代理中介或借款方管理不力,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等都不無關系

      前有河南某大學生因高額校園貸債務自殺,如今又有女大學生網貸遭裸照要挾還錢,每一個令人咋舌的新聞曝出,都再次刷新人們對校園網貸的認知底線。

      據媒體報道,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借貸寶,有女大學生被要求“裸持”(以手持身份證的裸照為抵押)進行借款,逾期無法還款將被威脅公布裸照給家人朋友,且借款周利息高達30%。

      網貸平臺以互聯網的便利,滿足資金供求雙方對理財或借貸的需求,原本并無好壞之分。但面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校園網貸,正在逐漸變味。

      借款前,門檻極低,不明示風險,甚至存在交易雙方私下約定,提供裸照便能提升借款額度……

      借款后,高額利息與不透明收費潛伏,若逾期,催債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一些大學生借新還舊,從少到多,正一步步陷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泥淖中。

      其實,如今各家校園網貸平臺提供的金融服務,傳統銀行很早前就提供過類似品種。那時的校園信用卡服務一度風靡,但因壞賬率過高、社會問題頻現,2009年銀監會發文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信用卡。如果要給已滿18歲的學生發卡,需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

      時隔數年,傳統銀行漸次退去的市場,卻成為校園網貸跑馬圈地的新獵場。各家平臺野蠻擴張,亂象愈演愈烈。這與部分大學生辨識能力不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一些平臺對代理中介或借款方管理不力,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等都不無關系。

      學生借貸,門檻如何確定?如何定位校園消費金融市場?如何讓學生不再重蹈跳樓贖債、“裸持”借貸的覆轍?這些問題,值得監管部門、學校、家庭各方引起足夠重視。

      更重要且關鍵的是,加強對校園消費金融市場的監管不可再等!應強制校園網貸平臺明示風險,更應明確平臺責任,加強對申請人的信息核實,將申請業務的門檻提高到合理范圍內。

      未來,還應統籌管理在校學生的借貸、分期還款信息,在納入征信系統的同時,推進各家平臺的信息共享。唯有強化管理,多管齊下,才能避免校園網貸造成更大隱患。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钦州市| 安吉县| 平陆县| 新晃| 封丘县| 来安县| 满洲里市| 巴塘县| 土默特右旗| 科技| 潜江市| 兰州市| 临江市| 东台市| 茌平县| 利川市| 林州市| 清流县| 武义县| 津南区| 鄯善县| 始兴县| 温州市| 怀安县| 北京市| 临高县| 苏尼特左旗| 内黄县| 奎屯市| 聊城市| 乌鲁木齐市| 成武县| 察隅县| 华安县| 大埔县| 札达县| 永和县| 博爱县| 北海市|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