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經濟>證券
    IPO提速效應:漲停板數明顯減少
    2018-01-21 10:10:4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1月22日次新股板塊上漲2.58%,成為當日表現最好的板塊,其中有50只次新股上漲,僅有12只下跌,上海銀行(601229.SH)則是其中一只,下跌0.21%。

    這只城商行新股因估值過高被機構投資者迅速拋棄,在11月16日上市以后的第三天開板,其表現令眾多中簽者大失所望。

    事實上,新股上市后的財富效益正在發生變化。隨著IPO發行速度加快,新股供給量逐步增加,使得打新機會看似增加,但打新收益或將逐步收窄。

    漲停板數明顯減少

    11月16日上海銀行上市,發行價格為17.77元/股,募集資金總額106.7億元,成為今年以來IPO募資規模最大的銀行股。

    然而,在漲停兩天后,股票在第三天開板,并在第四天(21日)大幅下跌5.79%,第五天繼續下滑0.21%,22日報收28.43元。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若網上中簽并持股至今,一簽新股5天僅賺1.07萬。

    根據wind對1-10月以來新股表現的統計分析,上市后平均有15個漲停板。在城商行板塊,上海銀行上市五天內表現較弱;江蘇銀行、杭州銀行是在第4天開板,貴州銀行在第6天開板。

    而在分析師此前的預測當中,比如安信證券分析師趙湘懷在11月初的研報中指出,考慮到新股溢價40%價值,股價短期會在30.97-32.74元區間內。平安證券分析師勵雅敏則對新股溢價時對應股價看得更高,認為在40.52-46.53元之間。

    從五天表現來看,上海銀行并非如大家預期那樣,最高點僅摸到30.97元。

    龍虎榜數據顯示,在第三天(18日),機構已集體撤退。其保薦機構國泰君安證券賣出3222萬股,排在第一位;兩個機構專用席位分別賣出3018萬股、2694萬股。

    深圳一家私募合伙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上海銀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發行市盈率過高,在12倍左右,估值已經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而浦發銀行才6倍。從這方面來看,機構投資者比散戶要理性很多,他們懂得見好就收。”

    打新收益率下滑

    事實上,自11月以來,新股發行速度加快。多名業內人士認為,IPO提速有助于解決“次新股連連漲停”、“散戶執著打新”的怪象。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7-10月上市新股表現的統計,發現近期新股上市后的漲停板數正明顯減少,比如7月新股表現平均連續漲停17次、8月13.87次、9月11.23次、10月13.55次。從收益率來看,連續漲停期間的漲幅也在收窄,7月平均漲幅為750%、8月599%、9月455%、10月577%。

    “隨著IPO發行提速,新股的中簽率會有所提高,這導致打新的收益率反而會下降。因為新股的供給量增多了,那么連續漲停的現象就會有所減少,上市后新股的優勢性就會下降。”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指出。

    廣發證券分析師馬普凡在研報中指出,新股數量增加后,漲幅確有所回落。“從2016年發行的新股上市后的漲幅來看,由于發行市盈率的限制,多只新股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大大超過其發行市盈率,使得新股上市后出現連續漲停。其中,第7批至10批新股的上市后平均連續漲停天數均在15天以上,近期由于新股發行規模擴大,上市后漲幅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動輒十多個漲停是畸形的,也是博傻行為。監管層應該放開新股發行,讓投資者炒作,最終新股收益會因供給增加而降低,投資者會接受來自市場的風險教育。”上述深圳私募合伙人表示。

    據統計,進入11月以后,三周內監管層一共發了3次IPO批文,4日證監會下發9家企業首發批文,籌資總額不超過45億元。11日有15家,籌資總額不超過112億元。18日共有14家企業獲得首發申請,籌資總額不超過64億元。

    而這樣的發行節奏,在9-10月時基本保持為兩周一次。

    從每批下發的數量來看,今年上半年證監會每月核發IPO批文的家數分別為7家、9家、15家、14家、9家、16家。而下半年下發批文的家數明顯增加,7-10月份分別為27家、26家、26家及28家,11月截至目前已經下發38家,成為今年以來單月之最。

    上述深圳私募合伙人較為認可IPO發行提速以及常態化,“監管層對‘去杠桿’特別重視,而發新股就是‘去杠桿’的重要途徑之一。過去監管層控量控節奏發行,一些質地不錯的擬上市企業,因為急需融資,只能靠貸款或其他方式募集資金,造成企業杠桿增加。現在讓更多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多了股權融資渠道后,這對于企業或是產業而言,把杠桿降低是有幫助的。”

    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IPO一直被賦予“穩定市場”的角色,在過去一年內,由于二級市場波動太大,市場對IPO存在太多誤解。“投資者認為IPO是抽血,但現在一方面IPO募資規模整體較小,每批新股募資總額基本不超過100億,對存量市場的影響非常有限;一方面打新的方式已經改變,不需要凍結資金。”在他看來,IPO急需常態化。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永丰县| 滦南县| 陇川县| 绥江县| 清徐县| 雅安市| 长阳| 嘉兴市| 奇台县| 长治县| 临沂市| 西华县| 江陵县| 怀柔区| 繁峙县| 海兴县| 抚宁县| 武威市| 云阳县| 桃源县| 苍山县| 突泉县| 古浪县| 蓬莱市| 怀来县| 道孚县| 建湖县| 伊吾县| 曲阜市| 台南县| 临清市| 横山县| 和顺县| 蚌埠市| 郯城县| 隆子县| 斗六市| 广灵县| 卓资县|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