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通訊員 徐然)作風建設始于易,精于細,成于實。為建立健全提質增效的工作機制,實現精細化管理,鄖陽公積金在績效管理上發力,全面推行積分制績效管理,打破了以前“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象,確保了“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心中有責任”,實現了干部職工“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的轉變。
一是崗位雙向選擇,使人員配置得到優化。成立選優競崗工作專班,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公開崗位設置、明確工作職責、標準。通過“自主性選崗+背靠背推薦”的方式進行,干部職工可根據自身才能、意愿自主選擇中意的崗位,領導同事從“工作質效、人崗匹配度”等方面背靠背推薦崗位適宜人員,把有真能力、能真干事的人才選上去,用起來,優化人員配置。
二是職能梳理量化,使工作業績便于評價。細化工作項目,將歸集、提取、貸款等業務流程各環節進行梳理,根據辦理難度、耗費的時間、流程的復雜程度設置不同的積分標準,對工作的數量、質量、效率等做出規定的要求,同時將日常監督、群眾評價、業務差錯率、信息宣傳等設置成加減分項,讓工作量更加直觀,工作質效更好凸顯,業績評價更有依據。
三是積分督導管理,使能力作風得到轉變。聚焦公開透明,抓好積分評定、公開公示、意見反饋等環節,提升積分“公信力”。每周召開業務研討會,落實積分管理制度,建立“工作落實臺賬”“為民服務臺賬”“咨詢和投訴臺賬”“扣分臺賬”,發現問題及時核實反饋,做到得分有根據,扣分有依據,讓推諉扯皮現象得到有效根除。一些長期未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如:鄖陽區8家水電站改制過程中職工公積金緩繳補繳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解除了業務疑點,創新了工作方法,展現了擔當作為,彰顯了轉變能力作風的行動力和執行力,激勵干部職工想作為、敢作為、有作為。
四是制度完善細化,使工作質效得到提升。強化結果運用,建立積分制管理獎懲辦法,按周記錄,按月公示,對積分進行排名,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對排名靠前的總結分享經驗,培養成業務能手,針對積分排名靠后的同志,及時談話提醒、查找原因,確保工作不掉隊。自積分制績效管理實施以來,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業務運行量質齊升,今年一季度,各項業務指標居各縣市前列,歸集住房公積金金額15221萬元,同比增加71%,新增繳存人數818人,同比增加137%,發放公積金貸款1104萬元,實現了應貸盡貸,貸款逾期率為0,工作質效得到極大提升。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