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黃旭龍 張慧 王淼汪洋
“沒想到通過同窗職鏈平臺,我這么快就找到了心儀的工作!”近日,武漢華夏理工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屆畢業生胡貝興奮地表示。通過學院新推出的“同窗職鏈”就業互助計劃,他成功入職武漢野生動物王國,擔任視頻制作師一職。與他同學黃晨陽也在該計劃的幫助下,順利進入一家機械公司從事前期設計工作。
這一成功案例源自武漢華夏理工學院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創新推出的“同窗職鏈”大學生就業互助計劃。該計劃以“學生自助、朋輩互助、價值共育、發展共建、成果共享”為理念,通過整合畢業生和在校生資源,構建起高效的就業幫扶機制。
創新平臺促進資源共享
據了解,“同窗職鏈”平臺是該學院就業服務創新的一項重要舉措,秉持“學生自助、朋輩互助、價值共育、發展共建、成果共享”的理念,整合畢業生和在校生兩大群體資源,構建起就業幫扶的有效機制。
據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張亮介紹,該學院致力于打造“精智就業”服務模式,通過全員參與、全過程教育、全方位指導,實現精準就業和智慧就業的有機統一,并通過“高年級精準指導+低年級協同助力”的創新模式,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精準幫扶破解就業難題
針對畢業班學生求職關鍵期,學院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輔導員化身“就業導師”,深入學生宿舍開展“一對一”就業幫扶;設立“簡歷診療站”,提供簡歷優化、模擬面試、崗位適配評估等服務;開通“資源直通車”,聯動多家校企合作單位,提供近百個對口崗位;實施“慢就業”轉化計劃,通過心理疏導和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就業觀。
“感謝老師不僅幫我梳理了職業優勢,還直接聯系了合作企業的HR,讓我的求職方向更加明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四生黃晨陽說道,“老師來到宿舍逐幀分析我的作品集,還現場視頻連線合作企業的設計總監。當聽到對方對自己作品的充分肯定時,我突然找回了信心。”在她的書桌上,輔導員留下的面試技巧手卡與定制版招聘清單被小心收在作品集首頁。
低年級學生提前感知職場
在“同窗職鏈”計劃的框架下,學院還組織低年級黨員師生、團員骨干為學長學姐搜集招聘信息,每天在“同窗職鏈”網站和小程序上發布有效崗位信息。這一舉措不僅幫助了畢業生就業,也讓低年級學生提前了解職場需求。在“同窗職鏈”的就業信息共享平臺上,學生既是信息的發布者,又是受益者。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大一學生廖涔熙在協助整理招聘信息后感慨:“學長學姐們的優秀作品和求職經歷,增加了我對專業學習的動力,也意識到積累實踐能力的重要性。看到學長學姐們成功就業,特別有成就感。”
張亮表示,學院計劃進一步拓展“同窗職鏈”計劃的輻射范圍,如邀請企業導師、校友代表開展“職場圓桌派”活動,優化就業服務體系,推動就業資源下沉、服務前移,通過更有溫度、更具創意的舉措,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助力學生走好邁向社會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