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市場監管>品牌湖北
    高山玉露滋養“黃金葉”
    2021-05-15 23:36:54   來源:今日湖北

    1621092851391463.png

    “星斗山 利川紅”茶葉基地。(陳小林 攝)

    1621092870732078.png

    “星斗山 利川紅”企業掌舵人卓萬凱

    1621092895814191.png

    首席制茶師邱建紅研制“冷后渾”。(陳大秀 攝)

    1621092919624593.png

    “星斗山 利川紅”在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受青睞

    1621092938887496.png2020年10月,利川紅形象宣傳亮相首都地鐵。(張索 攝)

    1621092951121114.png

     村民采摘“冷后渾”。(楊順丕 攝)

    2021年1月12日,2020年“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決賽在武漢舉行,“星斗山 利川紅”最終斬獲金獎。

      從默默無聞到蜚聲華夏、從無人問津到一罐難求、從唐崖河畔到東湖岸邊、從寂寂無名到大獎無數……卓萬凱和他的星斗山茶業團隊,通過品質提升、深耕品牌、技術創新,致力于將“星斗山 利川紅”打造成中國紅茶第一品牌!

      厚植沃土 品質是“利川紅”生命

      群峰疊翠、植被茂密,常年云遮霧繞,片片茶園青翠。

      這里是星斗山自然保護區腹地,也是“利川紅”的發源地。

      高山云霧出好茶。良好的生態造就了“星斗山 利川紅”的稟賦——“蘭花香、瑪瑙紅、冷后渾”。

      “冷后渾”是極品紅茶的特殊表現。高溫時,茶湯中豐富的氨基酸、茶紅素、芳香物質呈游離狀態,溶于熱水,茶湯清亮。溫度降低時,這些物質沉淀成膠質,類似牛奶形成乳酪。高級的“冷后渾”,只有在良好生態環境下才能生成。正是獨特的品質,讓“利川紅”成為紅茶中的翹楚。

      “星斗山 利川紅”的底色,其實是綠色。

      “星斗山 利川紅”的成長與崛起,離不開毛壩鎮。十二任書記接續種茶33年,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保持“利川紅”底色不變。

      早在1999年,毛壩出口俄羅斯的一車干茶被退回黑河口岸,原因是10多種農藥殘留嚴重超標。

      痛定思痛。一場與農殘的較量,就此拉開序幕:2003年,農科村一戶村民不聽勸阻使用禁用農藥,一畝多茶園被強行銷毀;同年,1500多公斤干茶在五一村被當眾付之一炬……

      茶山就是金山銀山。目前,利川市推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實施政府主導、企業主力、農民主體的生態保護機制,市、鎮、村三級層層簽訂責任狀,密織全方位立體化生態保護網絡。

      政府有力監管、茶農積極配合、茶企不懈努力……這些都是“星斗山·利川紅”茁壯成長的沃土。

      “好茶是制出來的,更是種出來的!”這是利川星斗山紅茶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制茶師邱建紅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邱建紅對茶葉品質要求近乎嚴苛,一有時間就扎進茶園,傳授種茶技術,進行品種改良、確保茶葉生長環境。

      多年來,星斗山茶業公司一直將品質作為產品的生命。

      楠木村是“星斗山?利川紅”的母本園。漫山遍野,茶園里插滿了淡黃色的粘蟲板,宛若一面面旗幟迎風招展。該村黨支部書記田云奇介

    紹,為打造好示范茶園,他從內蒙古專門訂制了羊糞有機肥,拔草全部由人工進行,每畝投入勞動力是普通茶園的3倍。

      投入看似增加,大自然的回饋卻更加豐厚。“利川紅”系列產品沖破歐盟農殘463項檢測“綠色壁壘”,遠銷歐洲、非洲10多個國家,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匠心獨運 “利川紅”傳承中創新

      “星斗山 利川紅”的崛起,離不開背后默默付出、至臻追求的茶人們。

      發展的背后,不僅有市場的淘洗、歲月的積淀、初心的持守,更有創新精神、工匠精神、愚公精神、誠信精神的熔鑄。

      楠木村黨支部書記田云奇,可謂是“冷后渾”的保護使者。

      2004年,田云奇從當地農技部門買來兩萬多株“冷后渾”茶苗,連同其他品種一共植造了8畝多茶園。“冷后渾”雖茶質優異,但產量很低。此后幾年間,由于重數量輕質量,茶農幾乎將自家“冷后渾”毀挖不少。

      田云奇不僅沒挖,還將4畝“冷后渾”好好地“伺候”起來,堅持不施一粒化肥,不打一次農藥,不用一滴除草劑。

      就是這4畝茶園,就成了“星斗山?利川紅”的“冷后渾”母本園。

      “星斗山 利川紅”雖天賦異稟,但如何生產出一款品質上乘、市場需求的紅茶?

      2009年起,邱建紅帶領公司科研人員研究“冷后渾”。除了在種植上保證原料好以外,邱建紅在制作工藝上力求精益求精。

      為了解決紅茶萎凋不均的技術難題,他發明了專用的電萎凋槽,提高了紅茶品質穩定性,在此基礎上,他設計出獨特的“四初八精”加工工藝:在特制的萎凋槽內萎凋、在小機械揉捻、在容器發酵、提香等若干工序,都力求掌握最佳火候,單說烘烤,先毛火、后攤涼,再低溫,都有最佳數據。

      因“冷后渾”芽上有特別多的茶毫,干茶茶豪粘在人身上,就像長了一層“白毛”,同事們都戲稱他為“白人”。不知道經過多少個這樣的寒暑,邱建紅逐漸摸清了冷后渾茶葉的脾性,開發出條索均勻、香氣濃郁的“冷后渾”紅茶。

      湯色金黃通透,液態玉潤澄澈,口感細膩爽滑,滋味回甘醇厚……經過邱建紅的技術創新,“冷后渾”走出深閨人人知,不僅在國內各項比賽中捧回無數榮譽,還從唐崖河畔到東湖岸邊,在2018年成為武漢東湖國事活動茶敘用茶。

      2019年,邱建紅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一家父子兩代人都是全國勞模,這在全國也極少。

      “沒有卓萬凱,‘利川紅’就沒有現在這么響亮的名頭!”這是許多人對卓萬凱的評價。

      2008年,正逢茶葉出口遭受歐盟綠色壁壘,利川茶葉被歐盟拒之門外。此時,卓萬凱挺身而出。

      卓萬凱組建專家團隊,對有200年歷史的宜紅茶制作工藝進行傳承、創新,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利川紅”制作工藝,并牽頭起草了“利川工夫紅茶”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打造健康紅茶,抓有機化發展,卓萬凱提出“四原、一通過、零添加”(四原:原產地、原葉、原香、原味;一通過:通過歐盟農殘全項指標檢測;零添加:無任何添加劑)食品安全理念,堅持向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好喝”的紅茶產品,順利突破歐盟綠色壁壘,讓“星斗山?利川紅”成為中國紅茶出口的主力軍。

      心系茶農 “利川紅”成脫貧致富茶

      “把‘利川紅’品牌擦得更亮,讓小小樹葉成為脫貧致富的‘黃金葉’,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卓萬凱表示。

      卓萬凱作為企業負責人,多年來一直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自己要履行應有的職責和擔當。

      隨著公司不斷壯大,卓萬凱及其團隊用心探索,開創了“12854”產業扶貧模式,即一個龍頭企業通過1個名牌產品帶動1個特色優勢產業;帶動2個茶葉專業合作社;參與8個行政村;累計幫扶500戶:在精準扶貧窗口期內,協助政府幫助5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幫扶采取4條具體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產業扶貧。幫助建設較高收益的有機茶園,并實現保護價收購。

      茶藝師楊歡是文斗鄉大杉樹村人。兩年前,楊歡依靠星斗山紅茶“對貧困戶高中學歷以上的子女提供就業”政策,來到該公司上班,一年收入3萬元以上。她還經常參加公司組織的茶藝培訓。“這份工作為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平臺,我非常感謝。”楊歡說。

      “我家種的‘冷后渾’茶樹,如果不是邱師傅來指導,早就挖掉了。”毛壩鎮蘭田村一組村民姚登光說,他家2.5畝“冷后渾”,不但保留了下來,還擴大了種植面積,以前產品賣不出去,現在每畝收入過萬元。

      據蘭田村黨支部書記肖庭茂介紹,蘭田村原來只有2000多畝茶園,平均畝產值不到3000元。自從邱建紅所在的公司進駐后,不但面積發展到3160畝,普通茶畝產值也提高到5000多元,“冷后渾”茶園畝產值達到1.5萬多元,最高的有2萬元。

      現在,蘭田村人均3畝多茶,戶平均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蘭田村成為了“利川紅”第一村。

      “企業不僅僅要考慮自身利益,更要帶領村民發家致富。老百姓富了,我的心里才踏實。”邱建紅說,從2015年開始,公司在毛壩鎮承擔了4個村150戶貧困戶的幫扶任務,每年為貧困戶無償提供800斤有機肥和優質茶苗,茶葉產品實行保價回收。

      2020年以來,企業共克時艱,回報社會,為馳援湖北的外地醫護人員捐贈總價值104萬元的茶葉。

      近年來,星斗山茶業輻射帶動發展茶葉面積2.6萬畝,累計投入資金近400萬元,受益茶農9600戶,提供就業崗位近60個,竭力助推毛壩和文斗兩鄉鎮共8個村55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2020年6月,企業被省人民政府表彰為全省農業產業化工作先進集體。

      立體營銷 “利川紅”逐夢天下紅

      1月12日,2020年“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決賽在武漢舉行。經過兩個月角逐,“星斗山?利川紅”斬獲金獎。

      領獎現場,卓萬凱激動萬分。多年苦心經營的“星斗山?利川紅”,成為了湖北紅茶的代表。

      在很多場合,卓萬凱總是一襲紅裝,衣服上“星斗山?利川紅”這兩個字格外醒目。有人笑他為產品打廣告,時時刻刻。

      為叫響“星斗山?利川紅”的品牌,卓萬凱和他的星斗山茶業團隊開展立體化營銷,當好品牌堅守者和推廣者。

      就在2020年10月9日,國慶中秋長假后的第一天,北京地鐵2號線,地鐵駛入西二環車公莊站,隨著地鐵門開啟,以“探秘星斗山 待客利川紅”為主題的“星斗山?利川紅”茶形象廣告映入眼簾。

     同年9月,“星斗山?利川紅”形象宣傳還“登”上了東航30架飛機。

      忙完北京形象店開業、輾轉安徽做產品推廣、回利川籌備紅茶峰會……2020年10月份,卓萬凱忙得像陀螺。哪里有推廣,哪里就有“星斗山?利川紅”的身影。

      2014年5月,借硒茶進京機遇,“利川紅”在展區舉辦專場媒體見面會,推介“星斗山?利川紅”產品和旅游資源;2020年4月,“雙品網購節”首日,薇婭直播帶貨“星斗山?利川紅”,累計成交4萬份,在線觀看直播人數達230萬人次。農展會、農交會等各類展銷活動和鄂茶杯、中茶杯等名優茶評比活動,“星斗山·利川紅”鮮有缺席……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8年,“星斗山?利川紅”的“天賜冷后渾”成為武漢東湖國事活動茶敘用茶。2019年,成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紅茶指定用茶。同年,在第三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星斗山?利川紅”被列為中國六大類茶中紅茶類唯一品鑒用茶。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卓萬凱是利川市茶葉行業協會會長,他和他的團隊不僅致力于“星斗山?利川紅”的推廣,為塑造“利川紅”公共品牌不遺余力。

      2012年8月,利川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討論利川紅茶品牌發展,“利川紅”公共品牌正式誕生。

      綜合多年紅茶出口歐盟的經驗,星斗山紅茶提出安全、健康、好喝的產品理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產品安全與品質提高,嚴格對企業專屬基地——毛壩鎮蘭田村3000多畝茶園進行有機認證管控,保障產品原料的安全性。

      為維護“利川紅”公共品牌,2020年9月,利川市茶葉協會授予41家企業使用“利川紅”“利川工夫紅茶”地理證明商標。

      2020年11月,企業將利川市飛強茶業有限公司更名為利川星斗山紅茶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更名的背后,更多也是出于品牌推廣。“本次公司更名,一是使品牌名與公司名一致,便于傳播;二是表明公司的業務方向將持續聚焦,永遠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利川紅’!”卓萬凱道出更名緣由。

     “未來,我們將在各級黨委、政府支持下,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品牌塑造與渠道建設,讓利川紅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更大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不忘初心、持續聚焦、開放包容,爭取用十年時間,打造中國紅茶第一品牌!”對于未來,卓萬凱成竹在胸、信心滿滿。

     


    上一篇: 本草天香
    下一篇: 蝦鄉稻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安义县| 孝昌县| 习水县| 电白县| 迁安市| 京山县| 兰坪| 神池县| 建阳市| 宁都县| 泸定县| 独山县| 新源县| 伊宁县| 习水县| 恩平市| 博爱县| 大安市| 临西县| 广宗县| 昌宁县| 衡东县| 大连市| 米泉市| 安义县| 尼勒克县| 安仁县| 龙海市| 金门县| 客服| 新安县| 吉木萨尔县| 特克斯县| 岳阳市| 子洲县| 和田市| 海兴县| 调兵山市| 余庆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