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法制
    七招保護好個人金融信息
    2020-11-16 09:32:37   來源:人民日報

    七招保護好個人金融信息

      要在身份證件復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不隨意丟棄單據、謹慎使用公共WiFi等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相關分支機構依法對部分金融機構侵害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行為立案調查,并依據有關規定作出處罰。

      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總體上看,近年來金融機構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工作取得了許多成效,但部分金融機構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意識仍然不足,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工作機制落實不到位,內部控制仍需持續強化,技術安全防范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為進一步加大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力度,提升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法律法規層級,《個人金融信息(數據)保護試行辦法》等已列入人民銀行規章制定工作計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已于11月1日起施行,該實施辦法在延續原有金融信息保護專章的基礎上,從信息收集、披露和告知、使用、管理、存儲和保密等方面進行了優化。

      自2013年以來,央行每年均開展以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監督檢查工作,嚴肅查處相關機構在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此外,央行還不斷提高非現場監管水平,通過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評估等方式,對金融機構進行持續、動態監測。對金融機構超范圍收集、非法存儲、超范圍使用或者泄露消費者金融信息等違反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嚴肅查處。

      消費者金融信息一般包括個人身份信息、財產信息、賬戶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個人某些情況的信息。這些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導致金融消費者自身以及家人、親友的財產遭受損失。央行提醒廣大消費者,保護個人金融信息,重點要把握好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要保管好身份證件、銀行卡、銀行(支付)賬戶等,不要轉借他人使用;

      二是切勿向他人透露個人金融信息、財產狀況等基本信息,不要隨意在各類線上線下渠道留下個人金融信息;

      三是盡量自己辦理金融業務,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辦,謹防個人金融信息被盜;

      四是提供個人身份證件復印件辦理各類業務時,要在復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

      五是不要隨意丟棄刷卡簽購單、取款憑條、信用卡對賬單等,及時銷毀作廢的金融業務單據;

      六是不要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手機短信、郵件和不明鏈接,不要隨意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謹慎使用公共WiFi、免密WiFi;

      七是發現個人金融信息泄露,要及時聯系相關部門維權。記者 吳秋余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新竹市| 瓮安县| 图们市| 游戏| 武城县| 镶黄旗| 德保县| 托里县| 绥中县| 松滋市| 六盘水市| 新巴尔虎左旗| 麦盖提县| 乌兰察布市| 桃源县| 民权县| 永泰县| 青田县| 上犹县| 双城市| 宁河县| 通海县| 来宾市| 宝山区| 金昌市| 冕宁县| 建阳市| 松桃| 会东县| 康保县| 犍为县| 应用必备| 炎陵县| 灵武市| 锡林郭勒盟| 凤山市| 内丘县| 手游| 南通市|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