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2844:能人回鄉
    2024-12-29 07:33:50   來源:今日湖北

    開車聽廣播,是收集信息的好方式。

    有一年,我聽到時任武漢市委書記楊松書記提到“一個院士就是一個產業”,一直關注。

    近年來,武漢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工作,對接服務“兩院”院士作為“人才引領創新、創新推動發展”的新抓手,大力發展“院士經濟”。這一戰略旨在通過引進頂尖人才,充分發揮院士的技術引領作用,集聚創新資源,培育科技創新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制約,促進自主創新和產業優化升級。

    院士作為某一領域的頂尖專家,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廣泛的行業影響力。他們的研究成果往往具有開創性和引領性,能夠帶動整個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在武漢市,通過產學研合作等方式,院士的科技成果得到了有效轉化和應用。例如,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積極引進院士團隊,成立專業科技公司,為本地產業提供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解決方案。

    院士的引入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成果,還吸引了更多的科技人才和資金向該領域集聚,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系統。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推行的“注冊制”“積分制”等人才政策,為院士等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留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武漢市還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促進院士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例如,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與多位院士專家團隊深度對接,已促成多個院士項目投資。

    那么,鄉村振興怎么引進人才?

    2017武漢市啟動三鄉工程

    市民下鄉:鼓勵城市居民以租賃、合作等方式,利用農村空閑農房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創意和養老產業。這一舉措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親近自然、享受田園生活的機會,也為農村帶來了資金和人才,激活了農村經濟。

    能人回鄉:引導在外創業有成的人士、退休干部、知識分子等能人回鄉創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能人回鄉不僅帶來了資金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新的發展理念和經營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企業興鄉:鼓勵企業到農村投資興業,發展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等產業。企業的參與,不僅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還帶動了農民就業增收,實現了企業與農民的雙贏。

    效果不錯。

    近日,我在咸寧市崇陽縣肖嶺鄉白馬村也看到這個苗頭。

    近年來,崇陽縣大力實施三鄉工程突破性地實施了能人回鄉的措施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能人回鄉工程的重要意義和政策措施,激發在外能人的回鄉熱情。

    二是建立能人信息庫:通過摸底調查,收集在外事業有成人士名單、近年回鄉創業人士情況等信息,建立能人信息庫,為精準對接和服務回鄉能人提供便利。

    三是出臺優惠政策:如提供財政獎補、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降低能人回鄉創業的成本和風險。

    四是搭建服務平臺:為回鄉能人提供項目對接、技術咨詢、市場開拓等全方位的服務,助力能人回鄉創業興業。

    通過能人回鄉項目的帶動,崇陽縣的農業、林業、旅游業等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形成了多元化的經濟格局。

    眾多能人紛紛回到白馬村,利用自身的資金、技術和經驗,為當地的發展貢獻力量。

    雷成名:白馬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崇陽縣人大代表。

    依托白馬村的區位資源優勢,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如馬蹄種植等,實現了產業興旺、村民富裕。

    引進和扶持企業,如幫助有志青年熊杜兵創辦崇陽力創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助力企業在當地落地生根,并成功帶動周邊農戶創業就業。

    完善鄉村基礎設施,修復水毀農田、整修水塘、新修水渠、拓寬道路等,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數。

    熊杜兵,19836月出生于咸寧市崇陽縣肖嶺鄉白馬村

    熊杜兵高中畢業后外出打工,進過工廠,干過銷售,還曾競聘成為58同城咸寧地區的總代理。2017年,白馬村將馬蹄(荸薺)作為主導產業來發展,并成立合作社。2018年底,熊杜兵得知家鄉馬蹄滯銷,便利用自己的資源,通過58同鎮平臺幫助銷售,一個星期內就幫農戶銷售鮮馬蹄6萬余斤。這次經歷讓他意識到,農村不僅需要平臺幫助銷售農產品,更需要有人帶領農民轉變傳統的種植方式。于是,他決定返鄉創業,投身馬蹄產業。

    熊杜兵成立了崇陽同嘉種植專業合作社,將原來的零散種植戶集中起來,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種植。

    針對傳統種植馬蹄自留種、種苗培育繁殖衰竭導致產量低下的問題,熊杜兵從廣西引進馬蹄組培苗,提高了馬蹄的產量和品質。

    熊杜兵發現馬蹄采挖過程中有很多破果子和小果子被浪費,于是決定探索以馬蹄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食品。

    他投資建立了加工廠,引進百噸級保鮮庫、通風貯存庫和分揀、清洗車間等初加工設備設施,將馬蹄加工成馬蹄粉等高附加值產品。

    熊杜兵注冊了白馬畈”“崇鄉情等品牌,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他通過舉辦馬蹄采挖節等活動,吸引游客前來體驗采挖樂趣,同時利用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等方式,拓寬產品的銷售渠道。2025年元旦將是第四屆。

    熊杜兵與肖嶺鄉160多家馬蹄、紅薯種植戶簽訂種、銷合作意向書,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他帶動40多戶脫貧戶增收致富,年人均增收8000元,同時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就業3000多人次。

    在熊杜兵的帶領下,白馬村馬蹄種植戶已有130多戶,種植面積達到500多畝,年產值超500萬元。

    他還將產業延伸到紅薯等其他農產品,進一步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熊杜兵因在鄉村振興中的突出貢獻,被評為2023崇陽楷模

    他的事跡被多家媒體報道,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典范。

    從全縣來看,也有典型案例

    沈勇亮:華中農業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曾在武漢打拼多年,創辦過水產醫院。2020年,在崇陽縣農業農村局、招商局和白霓鎮政府的邀請下,沈勇亮回村創建了100畝小龍蝦產業化科研示范基地。

    他依托自身龍蝦養殖技術的專長,與華農水產學院合作研制出小龍蝦高密度養殖設備,成功申請專利,并研發了藕蝦共作水生蔬菜立體種養殖技術,每畝可實現增收2000余元。

    程桔:畢業于華東交通大學,曾是一位出入廣州高檔寫字樓的平面設計師。2014年,她回大市村探親時被村民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程桔在村里吃住在村,幾乎沒有周末。她帶領村民修路、建便民服務中心、發展村級產業,使大市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如今,大市村擁有8個基地、5個小微企業和1個村委會小康車間,帶動100多戶村民就近就業。

    黃長生:高枧鄉中山村鄉賢,湖北鑫旺欣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他返鄉創業,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豆制品產業優勢,創辦了鑫旺欣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生產傳統的豆油皮、白豆腐、油炸豆腐、豆腐乳、豆腐干子等豆制品,預計年產值800萬元以上,同時帶動全村450戶左右從事豆制品加工產業,每戶年增收5萬元左右。

    如果大武漢一個院士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那么,一個能人也會帶動一個鄉村的產業發展。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黄梅县| 阳原县| 会同县| 湄潭县| 丽水市| 麻栗坡县| 濮阳市| 奇台县| 霞浦县| 北川| 龙井市| 乐昌市| 普兰县| 陕西省| 长岛县| 泰安市| 西华县| 平果县| 兴安县| 三亚市| 桂阳县| 枣庄市| 江永县| 江西省| 沁源县| 武清区| 华容县| 宿迁市| 澄城县| 张家界市| 卓资县| 得荣县| 鹤岗市| 南丹县| 手机| 南通市| 陇南市| 锡林郭勒盟| 曲靖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