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2746:工匠之城
    2024-09-22 08:40:39   來源:今日湖北

    47屆世界技能大賽在法國里昂落幕,喜訊傳來:武漢市2名參賽選手奪得11銀,這是武漢選手首次在世界技能大賽中奪得金牌。其中,曹博斬獲電子技術項目金牌,賈京奪得家具制作項目銀牌。

    2017726日起,我利用省政協常委的優勢,在省政協等參政議政平臺轉述了關升紅老師(一位充滿激情的人)建議《全面對接世界技能大賽將武漢打造成“中國技能之城”》。

    20181月的湖北省政協大會上,我提交了《全面對接世界技能大賽,將武漢打造成“中國技能之城”的建議》:

    世界上的事,其實很簡單,除了自然資源以外,人們所追求的產品,和需要的服務,不都是勞動者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來的嗎?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走進廚房,同樣的原材料,不同的人烹飪出來的食物,口感是大不一樣的。普通人下廚房是一個結果,如換成廚師,可就有了升華,這就是技能的價值。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上,我們要向上攀升,得憑實力,靠技能!可見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能是王道。從家庭到城市,再到國家,為了“強”、“富”上進,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假設當只給我們一個選項時,我認為持續幫助數以億計的青年、學生成長為各行業需求的中高級技能(技術)、服務、管理型人才(以下簡稱中高級人才),這必將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之魂。

    一、簡介

    1、世界技能組織

    世界技能組織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國際職業技能訓練組織”(IVTO,由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發起,后更名為“世界技能組織”。世界技能組織注冊地為荷蘭,目前有近80個國家和地區成員。其宗旨是:通過成員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青年人和培訓師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通過舉辦世界技能大賽,在世界范圍內宣傳技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鼓勵青年投身技能事業。

    2、世界技能大賽

    世界技能大賽由世界技能組織舉辦,每兩年舉辦一次大賽,被譽為“技能奧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展示和交流職業技能的重要平臺。

    截至2017年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其比賽項目共分為6個大類,分別為結構與建筑技術、創意藝術和時尚、信息與通信技術、制造與工程技術、社會與個人服務、運輸與物流,共計51個競賽項目。大部分競賽項目對參賽選手的年齡限制為22周歲(比賽當年內滿22周歲及以下均可),制造團隊挑戰賽、機電一體化、信息網絡布線和飛機維修有工作經驗要求的綜合性項目,選手年齡限制為25周歲。

    3、中國加入世界技能組織

    2010103日至10日,中國代表團一行6人赴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參加了世界技能組織召開的2010年世界技能組織大會,大會于7日表決通過中國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組織,成為該組織的第53個成員。

    二、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

    1、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

    2011104日至9日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在英國倫敦舉行。我國首次派代表團參加了6個項目的比賽,取得了1銀和5個優勝獎。

    201372日至7日,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在德國萊比錫舉行。

    我國代表團參加22個項目的比賽,取得13銅和13個優勝獎。

    2015811日至16日,第43界世界技能大賽在巴西圣保羅舉行,中國代表團參加了29個項目的比賽,取得564銅,11個優勝獎的優異成績。

    201710月,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中國代表團參加51個全部賽項中的47項比賽,共派出52名選手參賽,平均年齡不到21歲。在運輸與物流、結構與建筑技術、制造與工程技術等6大類47項比賽中,獲得了1578銅和12個優勝獎,金牌、獎牌和團體總分均居首位。

    2、中國上海成功申辦202146屆世界技能大賽

    為配合中國制造強國戰略推進,為激發從政府領導到全社會,再到廣大青年,重視技能、崇尚技能、熱愛技能、追逐技能,大興技能強國富民之風,國務院于2016年正式決定由上海市承辦202146屆世界技能大賽的申辦工作,成立了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為小組長的申辦工作委員會。人社部長與上海市長為申辦工作委員會主任,可見重視程度與“奧運會”相當!“新青年、新技能、新夢想”的申辦口號,已在201766日至9日的中國國際技能大賽上海賽區得到廣泛傳播……今日傳來利好消息,瑞士巴塞爾退出202146屆世界技能大賽的申辦工作,中國上海成為唯一申辦候選城市。中國上海將按照申辦承諾,舉辦一屆精彩、有新意、有實效的世界技能大賽。

    3、對接世界技能大賽8年,廣東省、廣州市成果豐碩,湖北省、武漢市才剛剛起步

    從附表一、附表二數據分析,廣東省為中國代表團挑了大梁。從參數人數到賽項成績分析,廣東省幾乎占了全國40%的比重!國家集訓基地近四分之一在廣東省。廣州市又是廣東省的靈魂,獲獎成績幾乎占到全國三分之一,44屆參賽選手78人,占全國比重近六分之一……反觀湖北省,武漢市前三屆代表中國參賽選手為零!44屆世界技能大賽湖北省實現零的突破,武漢市仍沒如愿破零。

    為何對接世界技能大賽,湖北、武漢與廣東、廣州有如此天壤差別呢?6月份分別調研拜訪了武漢和安徽的部分高校和分管世界技能大賽的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其實部門工作還是很努力的,歸根到底是省政府還沒將這個概念提上政府工作的主要議程和重要抓手。

    附表一.

    41、42、43三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參賽成績單


     

     

     


    目(個)

    次(人)

    目(個)

    次(人)

    目(個)

    次(人)

    目(個)

    次(人)

    中國

    5

    7

    8

    9

    7

    7

    29

    33

    廣東省

    2

    3

    3

    4

    5

    5

    12

    13

    廣州市

    2

    3

    2

    2

    4

    4

    10

    11

    湖北省

    0

    0

    0

    0

    0

    0

    0

    0

    武漢市

    0

    0

    0

    0

    0

    0

    0

    0

     附表二

    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參賽項目、選手及集訓基地一覽表


    參賽項目(個)

    參賽選手(人)

    國家集訓基地     (個)

    中國

    47

    52

    93

    廣東省

    18

    21

    23

    占全國比(%)

    38.3

    40.4

    24.7

    其中廣州市

    7

    8

    17

    占全國比(%)

    14.9

    15.4

    18.3

    湖北省

    1

    1

    2

    占全國比(%)

    2.1

    1.9

    2.1

    其中武漢市

    0

    0

    1

    占全國比(%)

    0

    0

    1.1

         上述僅僅反映出兩省市間對接、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大致情況,而內在的功底才是問題的本質。凡屬連續四屆(八年)持續組織學生參與一個以上項目參賽的學校,真正收獲的是學校辦學理念與培養目標與國際前沿用人標準越來越接近;教師隊伍得到充實和提升;學生激發出追逐技能的人生豪情。除了在國際國內競技場歷練之外,初步形成了學校與專業的品牌效應,凡屬入圍國家集訓的選手,大都被國內頂級機構爭相預定,優秀學員的就業率與就業質量大大提升,毫不 夸張的說,廣州及廣東省的部分參與學校,比武漢同類學校的辦學質量,至少領先八到十年!假如武漢,湖北再不行動,我們的職業院校就要掉隊了,要不招生會受到擠壓,更嚴重的后果將會被成功的品牌學校兼并、收購;同樣應用型大學也會走不出“象牙塔”,跟不上制造強國戰略的需求。

    三、產生共識,全面對接

    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有了巨大的變化。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必須堅持“雙中高”戰略;選擇走制造強國發展道路且《中國制造2025》分階段達標;國家發現對人才的重視欠內功,及時出臺《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武漢與13個城市(或城市群),雖已獲批工信部《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家發現推進緩慢,又部署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及時申辦202146屆世界技能大賽……

    五年的砥礪前行,困擾我們的關鍵瓶頸是中高級人才的嚴重短缺!理想再美好,說的再動聽,制造強國得靠數以億計的產業工人,當代工匠來實現。目前,我國技能人才已達1.65億人,但技能人才的素質、規模、結構仍難以滿足經濟社會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需要。中國男子足球怪像就是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復興中國夢最深刻的反面教案。

    經過與相關專家的討論,具體建議如下:

    1、組織至少一次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聯合的集體學習活動

    因世界技能大賽組織領導工作在省,而執行層面重點在武漢市(及其他市州),所以組織一次集體學習活動,便于產生共識統一協調。

    建議大會安排省人社廳廳長肖菊華,教育廳廳長陶宏(二位廳長都是湯濤副部長過去的‘同事’),武漢市人社局局長黃松如作大會發言,最后產生共識,與廣東省、廣州市結成對手,拜他們為師,開展交流與合作,推動湖北、武漢世界技能大賽工作健康發展。

    2、組建國內領導力最強的世界技能大賽湖北省組委會

    建議由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出任小組長,省人社廳廳長肖菊華,教育廳廳長陶宏,武漢市常委副市長陳瑞峰以及各市州分管人社工作的市州長共同組建組委會正副主任,形成高效的集體領導。

    3、全面對接,走在全國前列

    目前國內大多以人社口為中心開展對接,教育口普通高校,只有極少數自發參與,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廳均未參與。希望湖北、武漢一步到位,全面對接走在全國前列。這是一項誰參與對接誰受益的技能實訓工程;又能為國家補齊因普通高校缺席造成的,至少三分之一賽項成績平平的短板,比如:網站設計與開發、商務軟件解決方案、移動機器人、CAD機械設計、3D數字游戲藝術技術、平面設計技術、時裝技術、機電一體化、綜合機械與自動化、電子技術、制造團隊挑戰賽、健康和社會照護………關鍵是通過對接,推動大學向產業一線靠攏,這是李克強總理力推的“重技能,輕文憑”理念落地的最好載體。

    4、以光谷為中心,創新創意玩出武漢“中國技能之城”

    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從2015715日起,每年的“715日”為世界青年技能日。今年的715日是第三個“世界青年技能日”,聯合國大會主席特.湯姆森致辭,以及世界技能組織主席西蒙.巴特致辭(世界技能大賽中國組委會官網),可見全世界各類組織對青年技能如此重視。我們可以借鑒當下“中國國際動漫節”和“世界互聯網大會”……等活動的形式,探索將世界技能大賽的普及推廣、選拔、交流、傳播等活動,開展得極具青年與“工匠”的展示舞臺。讓人們充分享受、體驗每一項高科技的產品,“黑科技”的背后,是設計大師與技能工匠完美組合的結晶。人類的美好生活,哪一次完美的體驗都是科與技的融合而生。持續、創意的活動嘗試,相信會在武漢產生一個全新的概念:“中國青年技能節”,甚至“世界青年技能節”,通過寓技于樂的形式,在將武漢創建成“大學之城、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的同時,畫龍點睛,最終將武漢打造成“中國技能之城”或“中國工匠之城”。

    5、促成中國頂級企業在武漢的新平臺與世界技能組織合作,逐步建立從中國到全球的合作伙伴關系

    世界技能大賽的每一項賽項的背后,都有該項所關聯的技術、裝備全球頂級企業合作,如美國的思科、微軟、蘋果等,韓國的三星,日本的三豐德國的西門子等都是世界技能組織的全球合作伙伴。目前在武漢光谷的國內一線品牌企業,如小米科技、聯想集團等,完全有實力與愿望逐漸成長為世界技能組織的區域合作伙伴到全球合作伙伴。這個過程實質就是這些大牌中國企業在中國光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壯大、繁衍生息的過程,這背后的支撐鏈,就是武漢“中國技能之城”的成長壯大過程。同時我們在探索世界技能大賽在武漢創新落地的時候,必將衍生出一系列創新、創意的概念出來,到時候吸引的不僅僅是武漢的大學生留下來,還會助推“漢漂”的壯觀呈現;更重要的是“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武漢樣本的全國領跑效應,不僅催生一批“獨角獸”企業活躍荊楚,還會出現全新概念的“超互聯網”巨頭平臺在光谷誕生!

    以上的一些小目標實現了,希望再接再勵。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罗平县| 台北市| 明光市| 武安市| 华蓥市| 浦东新区| 平昌县| 诸暨市| 合山市| 拜城县| 盱眙县| 鄄城县| 安乡县| 宜城市| 咸丰县| 通城县| 鸡东县| 土默特左旗| 汤原县| 西城区| 鄂伦春自治旗| 宁陵县| 克东县| 虹口区| 平安县| 洱源县| 浦江县| 哈巴河县| 武穴市| 隆林| 紫金县| 绥中县| 那曲县| 凉山| 鄂托克旗| 青阳县| 宜州市| 潼关县| 平凉市|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