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初,在學校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武漢理工大學啟動了“數智理工?3S嘉年華”活動,校團委牽頭舉辦了“3S”大賽,激發青年學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學習(3S)意識與能力。
9月7日,武漢理工大學迎來本科新生開學,有的成果,已經用上了。
案例一:
今年該校“迎新百事通”增加新功能,納入了該校本科生余洋杰研發的“智慧視界·校園隨行”校園地圖系統。
通過微信進入“武理微校園”,打開“智慧視界·校園隨行”,就進入了“智慧視界校園地圖系統”。頁面上能清楚展現校園的所有建筑,輕點兩下就能自動規劃最佳路線。記者在地圖上自主選擇起點和終點,比如從圖書館到宿舍,地圖自動規劃出最佳路線,還顯示出路線總況和里程數、所需時間等,并具有精準的室內導航功能,滑動手機屏幕可進行360°環繞查看,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余洋杰在生活中發現,類似校園、商場等封閉區域,現有的地圖導航無法完整、精確地顯示各個點位,也無法進行室內導航,他決定和同學一起開發一款產品,讓學生在校園內暢通無阻。
“智慧視界校園地圖系統”研發團隊共有9人,均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在室外導航方面,“智慧視界校園地圖系統”可補足點位缺失的問題,同時還引進室內實景VR技術,給用戶提供精準的室內導航服務。
“使用我們的地圖,比如從宿舍到教室,可以‘門對門’精準直達。”余洋杰告訴記者,很榮幸團隊完成的項目被納入校園“迎新百事通”,為新生開學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這給了團隊成員莫大的鼓舞,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地圖里面有部分場域直接實行了VR技術,便于學生能夠直接抵達想要去的場域。
建議走出校門,廣泛應用于商場購物、高鐵站、機場等。
現在到地下停車場,導航還是不方便的,有的甚至忘記了。一般辦法是拍照。
2022年12月,武漢大學與百度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武漢大學-百度地圖北斗協同高精定位技術聯合實驗室”。這也是國內首個“北斗+地圖”雙高精校企聯合實驗室,即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
以前我們使用的百度地圖,可以導航到準確的道路上,但不能分辨具體的車道。而且當車輛駛入室內空間如地下車庫時,導航也往往“失靈”。北斗協同高精度定位結合高精度地圖導航定位,將賦予百度地圖更強大的能力,進一步提升百度地圖的導航精準度,不僅能精準識別車道,實時指引車主安全變道,而且無論是在室外還是室內空間,都能提供一體化的出行體驗。
往后開車進出商場,高精度的百度地圖不僅能引導車主精準找到車位,還能引導進入商場內購物。
2023年1月,由湖北省博物館傾力打造的智能導航系統上線。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可以體驗到湖北省博物館全館實景導航,能夠輕松找到所有展廳、重點文物、咨詢臺、文創商店、編鐘演奏廳、停車場、洗手間、電梯、出入口等,大大方便了觀眾參觀。
湖北省博物館智能導航系統包括輕量化高精度地圖、目的地搜索、智能館內導航、多人實時位置共享、位置標注、收藏等多種功能。該系統支持博物館室內外地圖的無縫切換。博物館建筑物按照實景進行了3D外觀建模,室內則有3D多層地圖的高精度展示,單層地圖與多層地圖之間可隨意切換,觀眾可以看到樓層的導覽信息,并通過文字或語音查找展廳、問詢、購物等地點。
沒有想到,武漢理工大學的學生解決了痛點。
案例二:
當天的校園里,有一道別樣的忙碌身影,自動化學院的學長學姐們利用智能行李搬運車“特能搬”幫助學弟學妹們搬運行李。
以前每年新生開學,學校都要招募大量志愿者協助新生搬運行李,往往面臨堵塞交通要道、搬運效率低下、人力資源浪費等問題。自動化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劉自強等同學提出設想,“能否使用所學的AGV來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無人智能自動化搬運行李?”老師肯定了他們的想法,指導他們動手實踐,經過長時間的測試調試,驗證了智能行李搬運車的可行性。
機器人工程專業的學生們將無人行李搬運車申報了“3S”項目,同時該項目也成為學生“一站式”社區建設以及如何更好服務學生的有力實踐和探索。利用暑假時間,趕赴校友企業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交流設計思路,在校友企業的支持幫助下,“特能搬”智能行李搬運車快速更新迭代,在迎新中投入使用。
可以推廣到機場、高鐵站等。
現在機場面積越來越大,一般是工作人員開著電瓶車,連人帶行李送過去。
有了無人行李車,就方便了。
2021年12月,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無人行李車投入貨郵轉運工作。在冰雪極寒天氣下完成了常態化運營,實現機坪、廊橋穿行,柔性融入現有機坪貨郵轉運流程。
在室內也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