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2695:激光除草機
    2024-08-02 07:59:04   來源:今日湖北

    730日,我聽到一個讓人心痛的消息:729日,國內首家民營激光企業楚天激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文去世。

    1985年,面對社會上知識與財富倒掛、腦力勞動不如體力勞動的現象,30歲的孫文放棄光學研究所的“金飯碗”,和4位伙伴集體下海,用10萬元貸款創辦了全國第一家民營激光公司楚天光電子公司(楚天激光前身),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激光焊接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醫療激光產品供應商、世界最大的激光工藝品制造基地。

    他將自己與4個伙伴關在租來的廠房里,邊研究邊進行實驗,吃了3個月方便面。數百次實驗,第一臺“中國造”激光焊接機誕生。此后,孫文帶領企業成為激光商用化的先行者與民族激光產業的開拓者,創造中國激光領域的多個“第一”,他讓中國的激光產業從技術成果走向產品應用。

    最早的光谷,就是激光+光纖,因此,孫先生是“中國光谷”的企業家創始人。

    以前在多次會議上,與孫先生只是點頭之交。最近有一次深入交談。

    202415日下午,走訪了著名的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請教孫文會長:

    激光產業鏈,上下游。

    跨行業解決方案,企業新機遇,商會內外,零會費模式,上市服務專班。

    工業互聯網,傳感器,科大訊飛。

    建立激光共享加工中心,阿里中央廚房。

    大棚激光照明系統。

    激光除草機

    圖片

    作為激光重鎮,武漢如何參與蔬菜大棚激光照明系統建設,是我一直關注的問題。這是一個大市場。

    激光是20世紀的偉大發明之一,作為一種人造光源,它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人們最熟悉的是它在醫學上和工業上的應用,例如激光切割,激光脫毛等等。激光在農業領域上的應用相當廣泛。

    中國的激光育種技術從1972年開始發展。激光育種是突變育種的一種,主要原理是選用適當波段劑量的激光對植物種子或其他器官進行照射,以誘發突變,進而在其后代中,選擇優良變異個體,有可能培育成新品種。我國試驗激光育種的植物品種包括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等200多種植物種子。種子經過激光照射后,可以大大提高產量。

    激光可以用于檢測病害,450500納米的激光也可以殺死害蟲的蟲卵,幼蟲等,起到防控病蟲害的作用。

    激光光照,不同顏色的激光可以互相幫助,互相配合,使植物進行高效的光合作用,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這就是新一代激光光照。

    新加坡土地資源稀缺,不得不高架種菜。

    新加坡的垂直農場采用新一代激光光照,亮度達到了LED的兩倍,光電轉換效率高,在一畝地的溫室大棚,一個月耗三度電。

    把水培種植做到極致要數日本,一個占地4400平米的蔬菜工廠,高端蔬菜流水線1天生產3萬棵。

    為了解決光照不足,安裝了特制的激光植物生長燈。

    在溫室大棚使用激光光照,效果十分顯著,植物成長速度比一般自然生長之植物快了近乎3倍。激光植物光照,一個大棚一盞燈,一個月耗電3度電,在經常沒有太陽光的冬季,利用激光植物生長燈和溫室大棚,可以種出綠油油的蔬菜,促進植物光合作用中所需要的葉綠素、花青素及胡蘿卜素,使蔬果提早20%時間采收,增加35成的產量,更提高蔬果的甜度且減少病蟲害。

    位于西雅圖的農業智能機器人公司Carbon Robotics推出了其2022年新型LaserWeeder機具,這是一種經濟高效的雜草控制解決方案。

    由一個自主的激光除草拉動機器人組成,該機器人無縫連接到拖拉機的后部,使用改良激光能在一小時除掉 200000 根雜草。這比 2021 年首次推出時多了一倍。

    今年616日,傳來一個消息:

    一款形似小型貨車的機器人出現在我國東北的黑土地上。在田間“巡邏”時,機器人不僅能一眼識別雜草,還能立刻發射激光斬草除根。不需要拖拉機。

    這是中國首臺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機器人,將“激光+AI+機器人”技術引入農業領域,通過配備激光頭、照明燈和高分辨率攝像機,高效清除雜草。

    由華工科技與哈工大機器人實驗室合作研發,實現了這一領域的國內首創,目前已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開展田間試驗。

    黑龍江是我國最大的優質大豆生產和供給基地,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作業,旱田種植大多采用壟溝形式。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機器人通過GPS自動規劃“巡邏”路線,在壟溝間行走,搜尋雜草蹤跡。

    通過高速攝影和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能精確識別雜草和作物。

    在田間試驗前期訓練中,機器人主要分析大豆、玉米等產量較高的農作物的樣本,“記住”這些農作物不同生長周期時的樣子。

    手動模式下,人們也能通過遠程遙控,操控機器人的行進路徑、規劃雜草清除作業、實時監控機器狀態機器人的雜草識別率≥95%,雜草去除率≥90%,除草時被傷到的作物不足1%,顛覆了傳統的除草作業方式。

    孫先生一路走好。光谷開拓者。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市| 马边| 双牌县| 高尔夫| 双流县| 利津县| 武安市| 济宁市| 长寿区| 米脂县| 淮阳县| 江口县| 临潭县| 彰化市| 南岸区| 林周县| 任丘市| 新沂市| 固镇县| 昌平区| 阜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荃湾区| 运城市| 南投市| 海丰县| 大田县| 米林县| 淮滨县| 东乌珠穆沁旗| 沁源县| 宝坻区| 安溪县| 古浪县| 漳浦县| 石门县| 荔浦县| 托克逊县| 鄂伦春自治旗| 蒙山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