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日,武漢軍山新城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最大程度吸才引智、博采眾長,擬圍繞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周邊區域的規劃建設開展“城市合伙人”征集工作。
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將于2024年9月正式啟用,校區的建成投用將補齊軍山新城的創新短板,為片區發展注入核心生長青年力量,引擎式推動“科創軍山”“雙智軍山”“國際軍山”“魅力軍山”建設。項目以華中科技大學科教資源為引擎,配套完善校區周邊居住、商業、娛樂、教育等綜合服務功能,推進產研合一、校城融合,構建宜學、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環高校生活圈,全力打造“產學研居”融合發展示范區,以助力區域形成新的發力點及增長極。
左岸大道以西、興城大道以東、大軍山以南、興四路以北,共涉及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周邊約3500畝用地范圍。
范圍內涵蓋居住、商業、商住、教育、工業、公用設施、綠化等用地功能。其中工業用地占比約57%,居住用地占比約15%,商住用地占比約7%,商業用地占比約5%,中小學用地占比約2%,其他用地(道路、市政設施、綠化等)占比約14%。項目總投資預計約80億元。
擬采用“社會投資人(城市合伙人)”模式。
整體合作期暫定20年,完成本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相關工作。
招商條件:近五年在國內至少有1項參與投資的總投資額不少于人民幣100億元的基礎設施類或片區開發類(含片區綜合開發、區域開發、產業園區、產業新城等)投資項目業績。
近三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平均營業收入不少于100億元人民幣;2023年末企業凈資產(總資產-總負債)不少于100億元人民幣。
建議以打造“環大學科創圈”,這樣七零八落地處理很可惜。舉一大一小兩個例子:
早在2018年,同濟大學與楊浦、虹口、普陀、嘉定區“環同濟”合作相繼傳出拓展新領域、推出新舉措的積極信號,在全國高校中具有樣板意義的“環同濟”模式正進入“提質升級”的新階段。
“環同濟”模式,最初的探索指的就是同濟大學和楊浦區聯手打造的“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周邊2.6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著2000多家以設計類為主的企業,其中80%的企業由同濟大學師生創辦。歷經十余年發展,這里從早期的“赤峰路設計一條街”蛻變為國內規模最大、特色鮮明、產業鏈完整、集群效應明顯的知識型服務業創新集群。環同濟知識經濟圈2017年產值已突破368億元。
2018年2月,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首創的“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項目對外發布。“N-ICE2035”,寓意面向2035年的“創新、創業、創造”三創社區,一大創新之處在于把實驗室開到了社區,圍繞“新材料應用”“未來出行”“未來辦公”“未來零售”等領域,把大學的教授、學生以及社會上的創業者等各種資源整合在一個街區,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經濟,并同時為城市創新發展探索新范本。
同濟大學與嘉定區共建“環同濟創智城”歷時半年醞釀和準備,已形成初步建設方案:占地2.18平方公里的環同濟創智城,將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汽車文化和創意產業等。
根據同濟大學和虹口區簽署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綠色技術產業園”,致力于鼓勵、支持、孵化綠色技術企業,建成綠色技術創新企業的種子中心,全力打造“環同濟”環保產業集群。
位于普陀區的同濟大學滬西校區,助力“上海制造”的“環同濟”模式也在升級。同濟大學中車創新中心就位于環同濟滬西產業園內,處于桃浦智慧科技城的拓展區,聚焦核心技術研發和技術成果轉化,也將助力普陀區形成智能交通和軌道交通等產業鏈集聚群。
2024年6月18日,“‘同’心聚力‘普’新篇 新質引領創未來”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生命健康孵化基地啟動儀式在普陀區李子園大廈舉行。
普陀區與同濟大學的合作歷史悠久,近年來同濟大學與普陀區積極聚焦制約園區發展的各種問題,群策群力,不斷創新。普陀區不斷提供政策、資金、載體、投資等綜合服務,同濟醫學院“策源核”、同濟科技園“轉化核”的“雙核驅動”不斷加速,迅速形成了科技成果轉化新機制——“同濟-普陀”模式。經過區校雙方的共同努力,同濟科技園普陀園成績斐然,引進了一批優質科技企業,科創領域涌現了一批“首家、首個、首創”項目。此次同濟科技園生命健康孵化基地啟用是區校合作15周年的新里程碑。
作為市政府與山東理工的所在地,淄博市張店區大多數創業創新文章都圍繞著一所大學展開。
“這些年,我們圍繞著山東理工大學,對創業創新項目和人才創業基地建設進行了全面調研和規劃。”張店區委常委、副區長齊軍說,在考察了國內包括上海同濟大學校城融合發展等諸多案例后,張店區環山東理工大學創業創新帶項目正式上馬。
2017年,張店區與山東理工大學簽訂校城融合發展合作協議后,雙方就圍繞著共建“環山東理工大學創業創新帶”展開了一系列合作商洽。
“契約式”政策支持、“常態式”校企合作、“共享式”人才管理……一系列創新性政策推出,全面促進了校城深度融合,也創出了校城融合的“張店模式”。
環山東理工大學創業創新帶項目占地63.3畝、總建筑面積28.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8億元的項目,分為三個地塊,規劃建設理工大學創新中心、張店會客廳、校友經濟創業園、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學術交流中心、創業公寓、創意街區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