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2610:中科大的三大招
    2024-05-09 14:56:28   來源:今日湖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本科生入校伊始,就將學生分成兩百余個小班,安排學校最好的教授為學生們講授“科學與社會”通識課,該課程的主要內容便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學會交流、表達自己,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動力。

    圖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本科生培養方面通過“一流本科教育質量提升行動綱領”,在研究生培養方面通過“德創計劃”,從課程思政培養方案、實驗實踐教學、師資激勵、支撐系統、條件保障等等方面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培養支撐,持續為學生成長助力、提供更多的出路,讓學生沒有過多追求績點的必要,更好地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中國科大三大招:“鯤鵬計劃”與“科大硅谷”建設、科技商學院一體推進,探索形成創新創業、成果轉化創新模式,實現服務師生、惠聚校友、發展地方的美好愿景。

    一是“鯤鵬計劃”。

    202271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啟動儀式在西區第三教學樓舉行。行動計劃以“鑄就創新靈魂,實現創業夢想,賦能經濟發展”為目標,將通過實施“雛鷹計劃”、“雄鷹計劃”和“鯤鵬計劃”,培養全校師生、校友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助力安徽省“三地一區”建設(安徽省定位為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

    “雛鷹、雄鷹、鯤鵬”三個階段的概念,培養并支持學生的技術水平和創新創業意識。在雛鷹計劃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會為獨立承接科研項目的學生提供10-15萬的科研經費;在雄鷹計劃中,學校會為成立初創公司的課題組提供30-50萬的經費支撐,處于此階段的高年級學生經過雛鷹計劃的培養,已經具備技術轉化的潛力,還可以進行初步融資;在鯤鵬計劃中,學校與安徽省各市聯合,按1:1的匹配支持力度提供200-500萬的經費,助力學生的技術創新成果能夠進一步在市場上放大。

    按照“地方出資、學校配套、共同管理、定向轉化”的方式,結合中國科大“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等配套政策,支持適合安徽省各市產業發展定位的優秀項目轉化落地,實現中國科大對安徽全域科創的支持。

    圖片

    “鯤鵬計劃”重點支持學校科研成果轉化團隊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即將或已經在安徽省相關地市設立轉化公司。項目執行期不超過 年,采取“隨時申請、隨時受理”的方式。按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鯤鵬計劃”校地合作成果轉化專項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校轉化字〔2022143號)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鯤鵬計劃”校地合作成果轉化專項項目經費管理辦法(試行)》(校轉化字〔2022144號)進行管理。

    ——蕪湖2022年一年時間,共吸納中科大十余項科技成果轉化,合同成交額達3160.3萬元,同比增長300.21%。蕪湖也成為除省會合肥之外,中科大與各地市合作中成績最好的城市。

    蕪湖市出資1000萬元,中國科大配套出資200萬元,成立資金池,執行期為五年,專項資金優先支持更多科技成果在蕪湖落地轉化。

    長三角信息智能創新研究院由蕪湖市政府與中國科大共同組建,蕪湖市堅定做實這一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以研究院為載體,建設運行中國科大蕪湖技術轉移中心,安排專人到中國科大成果轉化辦掛職,面對面對接科技成果。

    2022年以來,研究院全面對接中國科大計算機學院、大數據學院、化材學院、工程科學學院等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走訪中國科大教授、專家團隊200余人次,并推進專家教授及技術團隊走進蕪湖產業鏈,完成供需雙向深度對接,收集可轉化科技成果近50項,其中深入推進并擬落地成果8項。與此同時,該院還走訪調研蕪湖重點企業80余家,收集難點、痛點技術需求150余項,初步對接成功30余項科技成果。

    蕪湖市依托中國科大技術力量合作,建成“新材料與智能制造”等聯合實驗室5個。與此同時,圍繞蕪湖市企業技術需求,面向中國科大教授專家共立項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1項,支持資金達800萬元,推動科技成果定向轉化。

    ——黃山市與中科大簽訂橫向合作合同30余項。

    ——阜陽市與中國科大建立政產學研企合作推進機制,聯合組織實施科技攻關,加強鈉離子電池、氮化鎵、等離子炬、大硅片、半導體光刻膠等重點行業領域技術需求對接,并通過“蒲公英”科產信息平臺優先發布阜陽企業技術需求,與阜陽企業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同時,在促進成果轉化上,支持建設中國科大先研院阜陽創新基地,共同實施“鯤鵬計劃”、“雛鷹計劃”、人才交流合作等。

    雙方共同設立了“校地合作(科大阜陽)成果轉化專項”。專項資金由雙方出資共同設立,其中阜陽市出資1000萬元,中科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配套200萬元,執行期5年;專項資金用于重點支持中國科大科研成果轉化團隊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優先支持更多科技成果在阜陽市落地轉化,每項資助額度原則上為200萬元/項(對重大或特殊項目采取“一事一議”)。

    二是“科大硅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合肥市共同建設“科大硅谷”,與安徽省多家創新創業公司及高科技公司實現大面積的深度融合。

    202277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省政府印發的《科大硅谷建設實施方案》相關政策舉措。根據《方案》,安徽省將規劃建設“一核兩園一鎮”功能承載區,出臺22條高含金量政策舉措,打造全國科技體制創新的標桿和極具活力、引領未來、享譽世界的“創新之谷”。

    圖片

    核心區位于合肥高新區中安創谷周邊區域,計劃布局一批高品質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科創+產業+自由交流空間”集中連片區域,打造“科大硅谷”形象展示窗口。

    “兩園”是指“科大硅谷”蜀山園和高新園。其中,蜀山園位于合肥市蜀山區中國科大本部周邊和科學島路周邊,打造中國科大科技園、博士創新創業園、科創市場服務中心等,構建孵化功能區和國際合作區。高新園則位于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周邊,依托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等各具特色的空間載體,建設校友創業孵化、成果轉移轉化的集中區。

    “訊飛小鎮”位于合肥高新區西擴區域,建設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和創新者共享與交流空間等,配套最優現代高端生活設施,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的創新生態。

    另外,未來拓展區還規劃將運河新城打造成“科大硅谷”高端產業集聚區,并按照“成熟一個、啟動一個”的原則,適時在合肥經開區、包河區、廬陽區、廬江縣等具有條件的區域,打造若干專業片區。

    ——創新全球資源匯聚鏈接機制。設立“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務部,常態化聯系對接中國科大等國內外高校院所全球校友;建設海外創新中心,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交流;成立“科大硅谷”戰略委員會,開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等研究咨詢。

    ——創新研發機構建設模式。突出任務導向,組建一批致力于突破技術難題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雙創孵化、小試中試、知識產權創新服務等關聯平臺建設;支持新型研發機構聯合產業鏈龍頭企業,提升攻關能力、工程化能力、科技制造能力。

    ——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支持高校院所、企業設立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對優秀轉移轉化服務機構給予獎勵;組建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培養懂科技、懂產業、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創新人才集聚機制。實施資助中國科大創新創業計劃,省內高校院所允許師生在“科大硅谷”創業并享受與在校人員同等權利;加大“高精尖缺”人才補貼力度,經認定的高端、緊缺人才,對其工資性年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超過稅率15%以上的部分給予等額獎勵。

    ——創新投融資模式。打造總規模2000億元以上的“基金叢林”,形成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體系,省市政府投融資平臺先行設立300億元以上的創業和種子母基金;對運營“科大硅谷”母基金的團隊,給予最高50%的風險容忍度;鼓勵“投早投小”,對投資“科大硅谷”早期小型科技型企業按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獎勵。

    2023年,“科大硅谷”創新資源磁吸力加滿,已布局9家海內外創新中心,新增落地科技項目超800個,新增創業就業人才超萬名,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3家,新增瞪羚、潛在獨角獸、獨角獸等高成長企業265家。

    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公司負責人介紹,去年,他們赴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荷蘭等海外多地,對接服務海外校友近2000人、院士30多名,聯絡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等海外名校,與6家海外機構合作成立了海外創新聯盟;在美國硅谷、法國里昂、日本、北京、香港、深圳等地設立9家海內外創新中心,簽約海外項目22個。

    2023年,“科大硅谷”簽約落地璞躍中國、力合科創、海爾海創匯等28家全球合伙人機構,實現招商主體從政府到專業合伙人、項目引進從單個到批量、項目服務從單點到矩陣。合伙人推介項目線索超500條,帶領超120家企業團來肥考察投資環境并對接需求。

    目前,圍繞大平臺大裝置,聚焦重大創新成果產出,“科大硅谷”先期選取同步輻射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等機構深度對接服務,已啟動中科優才PET支撐膜、離子注入機等重大產業鏈關鍵節點項目轉化孵化,累計孵化高價值科技企業10家。

    三是科技商學院。

    20221026日,在經過一年多深度調研和籌備,安徽省和中國科大宣布共建全球首個科技商學院: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

    科技商學院依托中國科大雄厚的科研實力和辦學水平,并充分借鑒國內外知名商學院的辦學經驗,融合理學、工學、生命科學、管理學等學科優勢,積極探索科技產業組織人才培育新路徑,著力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科技型商學院,進而為破局科研和經濟“兩張皮”問題貢獻力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成立,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市人民政府三方合力共建。旨在以中國科大雄厚的理工生醫等學科優勢為基礎,以實踐性、實戰性、實效性為辦學特色,大力培養“懂科技、懂產業、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復合型科技產業組織人才,進一步助力解決科技、經濟“兩張皮”問題,打造科技產業組織學術流派,促進中國科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加速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聚集地。

    圖片

    STIM2思梯門講堂”Science&Technology&Industry&Investment&Management&Marketing思想的階梯通往進步之門)是科技商學院主辦的高端品牌活動。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副校長唐立新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陳曉非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學Mark Zoback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楊善林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張東曉教授,以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師講席教授張捷,六位院士先后在STIM2講堂上共話前沿科技發展與科創產業發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為中國科大二級實體學院,探索“實踐+實戰+理論”的教學模式和培養模式,大力培養復合型科技產業組織人才。

    武漢網絡安全大學也可以這樣。

    圖片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嫩江县| 略阳县| 洪洞县| 贵德县| 周宁县| 麟游县| 沂南县| 彭山县| 镇宁| 灵寿县| 全椒县| 常德市| 北流市| 长沙市| 十堰市| 南漳县| 桃源县| 兰考县| 奉新县| 五台县| 泽普县| 涟源市| 南丰县| 区。| 武功县| 临沂市| 苗栗县| 瓮安县| 柘城县| 葵青区| 常德市| 白银市| 南昌县| 湖南省| 富源县| 前郭尔| 邮箱| 阜南县| 寿宁县|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