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787億元,相關企業數量達4482家,產業鏈已覆蓋芯片、算法、數據、平臺、應用等上下游關鍵環節。日益強大的產業規模也催生了人工智能更廣泛的應用,從日常生活到工業制造,從傳統行業到新興產業,一個個“+”,將加出更多新突破、新模式、新機遇。
杭州市的茶葉種植基地,人工智能讓采茶這件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重復性勞動變得輕松起來。都說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可想而知,要在一片翠綠的茶園內識別出只有幾毫米厚、2厘米長且形狀各異的西湖龍井嫩芽絕非易事。不過,茶園內的智能采茶機器人配備了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識別模型,通過對海量茶葉圖像數據的學習和歸納,智能采茶機器人很快就掌握了茶葉嫩芽的特征,通過視覺掃描系統和機械臂的配合,僅需1.5秒就可以精準識別并將嫩葉摘下來。
右手戴上驅動氣動手套,穩穩握住水杯,拿起、喝水、放下……截癱患者老楊實現了自主“腦控”喝水。今年1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和清華大學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進行了無線微創腦機接口臨床試驗,患者行為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
通過記錄和解讀大腦信號,實現大腦與設備間的信息交換。
九州通4月7日公告,公司與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于近日簽署《聯合建立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擬在企業數字化管理、智能供應鏈體系建設、上下游客戶科技賦能、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等領域,充分利用北大武漢院引進的北京大學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能力,聯合成立“北大武漢院-九州通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科技賦能九州通全鏈醫藥產業綜合服務商的數智化能力提升,深入合作共創人工智能創新技術和產品。
4月7日,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宣布合資公司——廣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獲批工商執照。兩大巨頭強強聯合,擬斥資4.2億元劍指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域,發力B端打通L4規模化商業閉環。據悉,首款車型已完成產品定義,正在進行設計造型的聯合評審,計劃2025年實現量產滴滴、埃安聯手,明年量產。
北京時間4月6日凌晨4點50分左右,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發帖宣布:“特斯拉將在8月8日發布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產品。”消息公布后,特斯拉股價盤后上漲超3%。
7日上午在九州通總部參加醫藥人才論壇。講演題目:大健康與新質生產力。
下午,第一次參觀大健康博覽會。新產品的展示、體驗、貿易。體驗了中醫藥的養生幫,測健康數據,包括舌苔。如果測三次,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就有把握了。可以進入社區醫院、養老院等。
全稱是“養身幫智能中醫脈診儀——跨時代的中醫數智儀器”。把傳統中醫藥與人工智能融合了。
1、脈診儀。是指將脈診結果進行客觀的呈現,脈診是中醫診斷學四診之一。把脈是由動脈搏動的顯現部位(深、淺)、速率(快、慢)、強度(有力、無力)、節律(整齊與否、有無歇止)和形態等方面組成的。
脈象是中醫辨證的一個重要依據,對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斷疾病的變化,識別病情的真假,判斷疾病的預后等,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由于脈為血之府,貫通全身,所以體臟腑發生病變,往往反映于脈,有時在癥狀還未充分顯露之前,脈象已經發生了改變。所以,把脈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流傳至今。
2、智能中醫脈診儀
運用三大技術進行整合分析:
——中醫診斷大數據分析。運用多位名老中醫診斷進行數據整合,人體生物機電數據采集、有效臨床病例進行經驗進行分析,經典中醫古方藥劑進行匯總的四種技術和大數據分析進行提取脈診結果。
——智能AI算法模型設計。進行多種數據進行分析,包含中醫精準量化診斷模型、智能辨證分型輔助決策、提高診斷準確性規范性,智能決策輔助診療開方的四項技術。
——硬件診檢+中醫軟件。智能中醫脈診儀的產品設計與軟硬系統結合,能夠輔助提升中醫精準診療,有效診檢提供一人一方的精準辨證,具有個性養生保健的線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