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2562:安徽公車治理的三大秘籍
    2024-03-21 08:27:30   來源:今日湖北

    周四下午,要在武漢給沿海一個地級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培訓班講課,機關事務管理局一般有公車處(科),正好講一講“后公車改革時代”的公車治理問題。

    以此文紀念即將到來的中國公車改革十周年(2014716日)。每一年節約財政資金1000億,政治效益無限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公車私用”等違規違紀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仍存在兩大問題:

    一是私車公養。

    “車輪上的腐敗”隱形變異問題禁而未絕。

    仍有個別人在出行問題上想盡辦法揩公家的油,改頭換面、花樣翻新的新情況頻頻出現。

    有的借公務車加油之機,采取“連槍”的方式實現私車加公油;違規加油問題呈現出私灌油桶、購買非油用品、套取現金、購買充值卡、私人兌換消費積分等隱形變異新表現。

    在使用公車執行公務的過程中“順路”接訂單、“順手”辦私事,這種以公帶私、公私交織的行為。

    有的將私家車包裝成公車,洗車、“美容”等養車費用由公款統一買單。

    有的打著租用或借用的旗號私車辦“公事”,為私人服務。

    私油公供、私車公修、私票公報等層出不窮。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公電私充成監督的新重點。

    二是車改打折扣。

    根據貴州省紀委監委的紀律檢查建議,貴州省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發整改方案,針對黨員領導干部利用職權長期借用管理服務對象車輛用于個人上下班,執行公務用車改革政策打折扣、搞變通、且有隱形變異的動向等問題,在全省范圍部署開展公務用車問題專項治理。

    20232月,貴州省紀委監委在處置相關問題線索中,發現有的黨員領導干部不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長期讓下屬企業招聘人員充當私車專職駕駛員等問題。是車輪腐敗隱形變異新表現。該室以公車改革制度執行情況為切口,深入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綜合保稅區等部門單位,實地走訪、核查賬冊、座談交流,對公車使用管理情況開展專項監督。

    十多年來,安徽的公車改革創新一直走在前列。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后,安徽公車數量減少了46.6%,建立了公車管理信息平臺,實現了“全省一張網”管理,改革成效獲得中央車改辦和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肯定,并作為經驗在全國推廣。

    公車改革之后,安徽仍有三大秘籍值得推廣。

    一是分時租賃制。

    2016年公車改革后,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僅配備2臺公務用車,但基層任務逐年增加,配備的車輛完全滿足不了出行需求。

    缺車,只有租了,可大家發現租賃社會車輛,花費挺大。

    “去區政府跑個來回120公里,租車輛的話,油費+租車費用每公里就得5塊錢,來回一趟就要花600元,那幾年,我們年均租車費用至少20多萬元。”章廣鎮黨委書記儲海軍表示。

    轉機出現在2019年。

    這年4月,章廣鎮采取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方式,向一家租賃公司租來了3輛新能源汽車,公司負責安裝智能充電樁、北斗衛星定位終端、基層保障平臺等,并承擔車輛的保險、保養、維修等支出。

    “既省錢又省心,使用成本非常低,就花個‘租賃費+充電費’,每公里只要1毛錢電費,比燃油車便宜多了。”儲海軍說道。

    當地測算過,攤上租車成本的話,每公里1塊多,相比以前租用社會車輛,保守估計,每年至少省下7萬多元。

    用得越多越劃算,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行動軌跡清清楚楚。

    鳳陽縣9個鄉鎮、8家縣直單位租了57輛新能源汽車,在基層單位中大受好評。

    鳳陽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寇國安表示,他們執法車輛使用需求極大,一輛車每天要跑超過120公里,光油費1個月就要四五千元,此外車輛老舊,維修費用開支很大。

    “我們處置了6輛老舊燃油車,租了6輛新能源車,不僅省了大量油費,維修、保險還不用我們操心,真正為我們基層解決了大問題。”

    2019年開始,安徽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關注到基層公務出行普遍存在的痛點和堵點,在全國率先探索新能源車分時租賃保障基層公務出行,開發建設全省基層公務出行保障平臺。

    安徽16個省轄市59個縣區、近300個鄉鎮已在實行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新模式,租賃車輛1500多輛。

    二是私車公用。

    在蕪湖市的一些鄉鎮,沒新增、沒租賃一臺公務用車,基層公務出行不僅一點兒不“堵”,反而更“暢”。

    蕪湖市南陵縣工山鎮黨政辦副主任夏春顧不上吃午飯,開著自己的私家車趕往當地的一座水庫邊。

    他上車用手機點開一個APP,輸入出行人、目的地、工作事由等信息后,點擊申請,顯示“出行”。

    15分鐘后,車輛到了水庫邊,夏春點擊“到達”,這趟單子就完成了。APP上顯示:單趟8.1公里,往返16.2公里,補貼25.3元。

    月底,整個月的公務出行補貼經審核公示后就會打到他賬上來。

    “可以不用自己倒貼油錢了。”夏春說道。

    “距離保障法”,簡單而言,就是依托安徽省公務用車管理信息平臺,按距離精確計算公務出行的成本,再按次給出行者發放補貼。

    補貼標準怎么制定?

    以南陵縣為例,丘陵山區每公里1.5元,平原圩區每公里1元,基本包括絕大多數車型的油耗和車損成本。

    不會開車的,沒有私家車的,可以打車,也可以租賃新能源車或社會車輛,經審批后都能按距離精準拿到補貼。

    實用、便捷、規范、省錢,是該模式的幾個顯著優點。

    “‘距離保障法’解決了‘公車不夠用、開私車虧本’的尷尬。”南陵縣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人章躍進表示。

    有了信息化平臺,輕點手機下申請單,即使領導忙沒有審簽,也能1分鐘后自動啟動,再實行事后審簽。出行者再也不用拿著紙質申請單、報銷單一遍遍地填信息、等審批了。

    如何防止“刷單賺錢”?怎樣核實出行者真的到了目的地?補貼發放是否規范?“智能+人工”的管理可以堵住漏洞。

    在出行信息上,平臺能記錄每次出行的詳細信息,智能計算公里數和費用,融入公務用車管理平臺“全省一張網”,數據可存儲、可追蹤、可溯源、可查看;在把關上,實行“分管領導前端審簽,發放補助末端審核”的把關機制。

    平臺會按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與其他工作人員身份進行識別,領取車補的公務員在保障范圍內是沒有補助的。

    值得關注的是,“距離保障法”還鼓勵拼車,同行人員每加1人,補貼加10元。

    “距離保障法,看似補貼不少,其實是非常劃算的。”,如果添置一臺公務車要花十幾萬元、還得加上保險、養車和駕駛員工資等開支,若分時租賃一臺車,每年也要四五萬元左右,可按距離的貨幣化補貼則省了很多錢。據統計,該鎮公務出行的節支率達到25%左右。

    對此也有反對意見。202369日,貴州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表示,“私車公用”不符合公車改革的要求。貴州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答復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徐浩峰代表關于事業單位人員“私車公用”政策的建議稱:車改以來,“私車公用”的問題日益突出,在此過程中,“私車公用”不但會衍生出“私油公供”“私車公修”“私票公報”等現象,而且一旦發生事故,對人員造成傷害、車輛損毀賠償的認定等會產生很多糾紛。為了杜絕“車輪上的腐敗”,積極推進建設廉潔型機關和節約型社會,因此,“私車公用”不符合公車改革的要求。

    三是跨區域公務出行。

    安徽省正積極推廣“跨區域公務出行”新模式,即“異地出行、高鐵連通、異地保障”。

    具體說來,就是坐高鐵去異地,平臺派車接站。這樣,節省了一部分油費、高速公路過路費以及駕駛員差旅費等,同時也更加節能環保。

    目前公車平臺已將全省各級用戶單位、公車服務中心、定點租賃公司平臺縱橫打通,用車人通過平臺向目的地接待單位、公車服務中心或者定點租賃公司預約用車,目的地單位接單預約訂單,通過平臺調派車輛保障公務出行,用車人按相應標準支付費用。

    如果去更遠一點的地方,比如出安徽省該怎么辦呢?

    安徽省已與上海實現跨區域公務出行的互聯互通,安徽各級公務人員在App上點擊上海,填寫用車申請后,經單位審核后,由上海方面進行保障,保障結束后,可直接通過手機支付費用,在電子發票處提交開票信息后,打印電子發票回到單位進行報銷。

    推廣“跨區域公務出行”新模式,也有一定的“堵點”。比如部分縣城不通高鐵,如果坐高鐵到市里再坐車趕到縣里,距離更長、耽誤時間也不夠經濟。有部分公務人員習慣于“帶車出行”,接受跨區域公務出行保障平臺的意愿不強。習慣性思維。

    對于長三角公務出行一體化方面,安徽與滬蘇浙簽署了長三角公務出行一體化平臺建設合作框架協議。

    值得推廣。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酉阳| 仪陇县| 永康市| 正镶白旗| 黄山市| 河津市| 宾阳县| 九台市| 罗田县| 长顺县| 二连浩特市| 南靖县| 梅州市| 资中县| 喜德县| 达日县| 拉萨市| 黔江区| 荔浦县| 玉环县| 广饶县| 平陆县| 安康市| 孝昌县| 友谊县| 新竹县| 台山市| 黎川县| 台中县| 剑阁县| 南昌市| 嘉黎县| 萍乡市| 北碚区| 灵石县| 青冈县| 江永县| 鹤庆县| 曲周县| 达拉特旗|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