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黃石網站
    打破傳承規矩,創新茶園管理,擁抱電商趨勢—— 團黃貢茶的“決勝三寶”
    2024-04-08 09:23:15   來源:今日湖北

    1712539317176387.jpg

         

    本網訊(記者 鄒德祥 47日,在武漢市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英山縣團黃貢茶公司“陸羽765”“洪武1391”和英山紅“長征1934”三款新品亮相健博會,其湯色明亮、香氣高遠,得到了參會者的好評。

    早在唐代,英山生產的“團黃”與“蘄門”“黃芽”并稱“淮南三茗”,并被列為貢品送往長安。公司產品先后獲得“鄂茶杯”“陸羽杯”金獎及湖北省茶葉學會優質獎、武漢茶博會金獎、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首屆“英山云霧茶茶王”“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提名獎等榮譽。331日,中國貢茶聯盟成立儀式在浙江省龍游縣舉行,團黃貢茶加入中國貢茶聯盟并當選為理事單位。

    在一些茶企紛紛喊“難”時,團黃貢茶卻火爆出圈,備受市場青睞。

    緣由何在呢?團黃貢茶第七代傳承人、團黃貢茶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柏云告訴記者“我們打破傳統,創新管理,擁抱電商,這是企業長盛不衰的‘決勝三寶’。”

    打破團黃貢茶技藝傳承規矩。據《徐氏家譜》記載,團黃貢茶為英山縣徐氏家族所創,一直以來只傳本族不傳外人。1996年,徐柏云根據流傳下來的團黃貢茶制作方法,在英山縣翻身灣茶場研制現代團黃貢茶。1998年,新型團黃貢茶研制成功。2004年,徐柏云在“中國英山茶葉節”中獲得首屆茶王稱號,央視以《茶王背后的商業秘密》為題予以報道。然而,沿襲多年的家族傳承方式,制約了團黃貢茶的發展,徐柏云決定打破家族式的傳承和作坊式的生產,走現代農業、現代企業發展的路子。他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革新傳統制茶技藝,先后組建團黃貢茶有限公司和團黃貢茶專業合作社,將從不外傳的制茶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公司員工和合作社成員。公司的制茶技師姜成全成為首個全面掌握團黃貢茶制作工藝的外姓人,并與徐柏云一道成為團黃貢茶的第七代傳承人。如今公司里掌握團黃貢茶制茶技術的技師已達20多人,每年生產優質團黃貢茶一萬余公斤。

    創新茶園管理模式。團黃貢茶主茶園楊柳翻身灣生態茶場位于英山縣楊柳鎮翻身灣村海拔近千米的群山之中,團黃貢茶體驗園位于英山縣童玩谷景區內。主茶園所在地峰巒綿延,山高林密,田園碧綠,鳥語花香。一垅垅碧綠的茶園,在山谷幽澗,猶如一條條墨龍靜臥。20164月,徐柏云將這些茶園搬上互聯網,吸引了各地愛茶人士的目光。他們紛紛加入眾籌、認購茶園。茶園由認購者命名,產出的茶葉歸認購者所有。平時由公司專人打理,認購者可隨時來體驗,或通過遠程視頻進行管理。2016615日,在美國舉行的世界茶業博覽會上,公司應邀參加并簽下國際貿易第一單。2016810日,公司在香港國際美食博覽會上精彩亮相,進一步拓展了市場空間。游客到茶園采茶,再自己動手學習制茶,聆聽省級非遺“團黃貢茶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講解團黃貢茶生產加工的基本知識,觀看團黃貢茶傳統制作技藝現場演示,展示了中華茶文化和團黃貢茶非遺文化的豐富內容。

    進軍電子商務領域。近年來,公司瞄準電商新趨勢,依托京東、淘寶、順豐等線上平臺,面向全國開拓銷售市場,電商交易額現已占據公司銷售額40%左右。徐柏云說:“團黃貢茶要做到經久不衰,就不能抱殘守缺。只有讓更多的人掌握團黃貢茶的制作工藝,創新茶園管理方式,拓展電子商務,擴大市場銷售,好工藝才不會失傳,才能走出一條新路子,為鄉村振興助力。”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宾| 佛教| 航空| 根河市| 定南县| 洱源县| 平乐县| 平山县| 彰武县| 永济市| 周至县| 建瓯市| 浮山县| 北流市| 孝义市| 湘潭市| 泰州市| 石阡县| 永年县| 怀集县| 栖霞市| 夹江县| 宁晋县| 乳山市| 祁阳县| 阜康市| 新源县| 伊宁县| 琼中| 新和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宝应县| 浦城县| 瓦房店市| 东乌珠穆沁旗| 尤溪县| 屏东市| 桂阳县| 土默特右旗| 辽宁省|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