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軍事
    為強軍夢想振翅海天——記“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航母戰斗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
    2018-12-27 09:33:24   來源:人民網

    戴明盟在飛行訓練中。

    “艦載戰斗機是航母的尖刀和拳頭,我覺得航母戰斗力建設的核心在于飛行員。”在飛行準備室,看到即將登上“飛鯊”戰機的年輕飛行員,戴明盟的話語充滿期待。

    隆冬時節的渤海灣,寒風刺骨。從北京回到部隊,戴明盟立即趕到訓練場,帶領新期班飛行員訓練。

    訓練場上,戰機呼嘯升空。數十分鐘后,戰機著陸,幾名年輕的飛行員攀下舷梯,摘下頭盔,還沒來得及擦拭額頭滲出的汗珠,就一頭扎進講評室。

    “剛才的著陸,高度有點低,油門也不夠。”通過回放視頻、判讀飛參,戴明盟帶著新期班飛行員一遍遍復盤推演。

    從戰斗機飛行員到艦載戰斗機試飛員、從一線指揮員到培育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領路人,戴明盟親歷了航母戰斗力建設的一次次歷史性突破,見證了人民海軍轉型重塑的跨越式發展。

    2006年9月,海軍開始選拔首批航母艦載戰斗機試飛員。在英雄輩出的“海空雄鷹團”已小有名氣的戴明盟,作為海軍最先改裝三代機的飛行員,第一個進入了選拔小組的視線。

    “試飛艦載戰斗機,是國家和民族的大事,是人民海軍的使命召喚。”戴明盟目光堅毅,帶著對艦載飛行的向往和執著,開啟了“刀尖舞者”的艦載飛行生涯。

    當時,試飛航母艦載機,國內技術尚屬空白,國外技術封鎖壁壘森嚴。面對無教員、無教材、無經驗的困境,第一代航母人從零起步,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摸索。“好比要學一門沒有老師教的課程,又要答一張沒有標準答案的考卷。”回憶起最初的日子,戴明盟感慨地說。

    每一次飛行訓練結束后,他們把每一個戰術動作改進、每一次飛行感受,甚至每一次走過的“彎路”都記錄下來,積攢起厚厚一摞參考資料。

    為確定著艦航線,戴明盟一次次駕駛戰機升空檢驗航線的合理性,又一次次將制訂的方案推翻重來。經過數千次起落和反復地精雕細琢,終于飛出了一條符合遼寧艦特點的著艦航線。

    戴明盟先后完成科研試飛400多架次,進近飛行2000多架次,繞艦飛行100多架次,留下了許多“第一”:第一個執行極限偏心偏航阻攔試驗,第一個執行飛行阻攔著陸試驗,第一個滑躍起飛,第一個尋艦繞艦、觸艦復飛……

    2012年11月23日,渤海灣雪霽初晴。編號為552的殲-15艦載戰斗機在海軍某機場蓄勢待發,轟鳴聲響徹云霄。

    滑跑,風馳電掣;起飛,拔地而起……戴明盟第一個駕機升空。繞艦轉彎、放起落架、放下尾鉤,戴明盟嫻熟地操縱著戰機,調整好姿態飛至艦艉后上方,瞄準甲板跑道。9時許,隨著“嘭”的一聲,戰機尾鉤牢牢地掛住阻攔索,穩穩地停在遼寧艦的甲板上。

    戴明盟用“驚天一落”,劃出了中國海軍的“航母時代”。

    2013年7月,渤海某海域。遼寧艦甲板上,以戴明盟為代表的5名試飛員和1名LSO(著艦指揮官)鄭重接過航母著艦資格證書,正式加入“尾鉤俱樂部”。

    2016年12月,戴明盟帶領年輕的艦載戰斗機飛行員隨中國航母編隊出第一島鏈、跨海區開展實戰化訓練,邁出了中國航母駛向大洋的關鍵一步。

    隨著航母事業的深入發展,艦載戰斗機飛行員隊伍培養迫在眉睫。為探索形成一套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培養模式,戴明盟帶領團隊一點點向前摸索。飛機改裝、殲-15特技等課目逐漸展開,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培養訓練周期進一步縮短。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們都進行了實戰化的演練,驗證了整個航母編隊的作戰流程、指揮流程,這標志著海軍整體轉型。”回望近年來的跨海區訓練歷程,看著講評室里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戴明盟感慨地說。(陳國全)

    (責編:趙苑旨(實習生)、羋金)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奇台县| 万全县| 许昌市| 新密市| 涞源县| 昌平区| 黎川县| 呈贡县| 呼伦贝尔市| 云林县| 邵武市| 郴州市| 邻水| 定结县| 屏边| 甘南县| 即墨市| 建宁县| 舒城县| 齐齐哈尔市| 梁山县| 池州市| 扎兰屯市| 灌云县| 承德县| 沐川县| 桑植县| 营口市| 台北市| 贵定县| 万盛区| 承德市| 来凤县| 曲阳县| 佳木斯市| 吴桥县| 余姚市| 沅陵县| 林周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