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物鉗在體內轉動不方便,如何更輕松地操作?給它加上一個旋轉把手!6月23日,90后護士王雨,向極目新聞記者展示了一把她發明的可旋轉異物鉗。這一小發明,已為她帶來了超十萬元的收益。
王雨是襄陽市中心醫院消化一科內鏡中心的一名護士,工作中她經常會遇到誤吞棗核、硬幣的小朋友,在幫他們用內鏡取異物的過程中,王雨發現,孩童的食管比較細小,原有的一次性異物鉗,鉗頭在體內轉動很不方便。
為何不把鉗頭設計成可旋轉的呢?于是,王雨萌生創想,開始繪圖、設計可旋轉的異物鉗。“鉗頭與操作把手之間,加裝了連接裝置,在體外旋轉把手,鉗頭也隨之轉動?!蓖跤杲榻B說,這項發明于2020年9月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有了專利,怎么把專利變成產品,造福患者?經過襄陽市中心醫院科技成果轉化辦公室的對接,王雨參加了醫院與企業聯合舉辦的路演沙龍,得到了企業的認可。隨后,醫院與企業簽署了240萬元的許可使用合同,5%首批款12萬元已到賬。依據醫院出臺的《襄陽市中心醫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辦法》等政策,王雨個人可獲得收益的90%,即10.8萬元,醫院還對她個人發放獎勵3000元。
讓科技成果實現市場轉化。2023年,襄陽市中心醫院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門診”,為醫院職工提供成果評估、政策解讀、資源對接等一站式服務。
襄陽市中心醫院科技成果轉化處主任武峰介紹說,2023年,襄陽市中心醫院牽頭成立了“醫療行業知識產權隆中聯盟”,聯盟成員單位從襄陽市擴展至全國17家醫院,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截至目前,已舉辦聯盟會議4期,組織科技成果轉化沙龍5場,近百個科技成果進行路演,實現從地區到全省再到全國的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