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仙桃網站>社會新聞
    仙桃市2.6萬處水利設施確權百名管護員競聘上崗
    2018-01-21 10:56:14   來源:仙桃日報

    昨日中午,沔城回族鎮古柏門村的譚書德又頂著烈日,騎著電動車,在中排渠巡查涵閘與水質。看到自己的身影與青翠的樹木倒映在水面上,他哈哈一笑,重復了一句習慣用語:“今天一切正常,明天我再來。”

    譚書德是沔城回族鎮水利管理站聘請的“水利管護員”,常年負責中排渠和護城河總共1800米長河段水利設施的管護與河道保潔,年收入5000多元。

    沔城水利管理站站長魏勇告訴記者,像譚書德這樣的“水利管護員”全鎮已聘請了31名。他們常年活躍在自己的標段,精心管護著河道、排水溝、U型渠、水閘、泵站、抽水站。全鎮300多座剅閘、泵站、抽水機保持正常運轉,20多條主河道清澈透明,水暢其流。

    沔城“水利管護員”的有效聘用,只是我市加快推進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工作的一個側面。

    2014年底,我市被列為全國100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縣市之一。這幾年,我市以各鎮水管站為主體,對全市2.6萬多處農田水利設施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并發放了權屬證書。

    產權有歸屬,經營活力迸發。一批民營資本競相涌入,將成捆的鈔票砸進水里,以現金流贏得發展流。楊林尾鎮由承包方投入15萬元,疏挖溝渠8.29公里,修好的月堤、溝坡、道路均由其造林,合同期10年,樹木成材后的收入可再次用于水利項目建設。張溝鎮吸納社會資本330萬元改造坑塘,清潔水源,呈現水清水滿水生態的良好局面。

    產權一經確立,項目補助方式也隨之受力變型。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政策規定開始大面積實行。彭場鎮馬溝村綠化種苗專業合作社出資117萬元疏挖溝渠、興建節制閘和箱涵,工程驗收合格后,市水務部門一次性給予補貼50萬元。

    小農水有人建、無人管由來已久,群眾頗有微詞。從前年底開始,我市著力探索用財政資金購買公共服務,實行全方位水利工程運行管護。兩年多來,我市投入財政資金320萬元,在沔城和楊林尾等鎮開展專項試點,聘請了100多名“水利管護員”,上上下下都說“好”。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汕头市| 承德市| 海门市| 灵宝市| 望都县| 和田县| 林甸县| 曲阜市| 富顺县| 博湖县| 曲松县| 容城县| 盐山县| 潞城市| 华池县| 西和县| 威远县| 鹤山市| 鱼台县| 阜南县| 土默特右旗| 南木林县| 佛冈县| 安徽省| 方山县| 永靖县| 政和县| 拉萨市| 南通市| 册亨县| 乌拉特中旗| 汉中市| 内丘县| 永平县| 贵南县| 庆阳市| 曲周县| 苏尼特右旗| 确山县|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