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鄂州網站>社會新聞
    六部門聯合發文規范校外托管機構監管
    2018-01-21 10:39:50   來源:鄂州新聞網

      記者日前從市教育局獲悉,今年秋季學期起,由市教育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公安局、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等六部門聯合下發的《鄂州市學生校外托管機構開辦指導規范》正式實施,為我市長期處在監管真空的校外托管機構套上“緊箍咒”。

      此次出臺的《校外托管機構開辦指導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共有六大類48項內容,分別從食品衛生安全、治安消防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對校外托管機構進行了明確規范。《規范》要求開辦者必須持有《餐飲服務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證,并對食品安全提出了詳細要求:食物要燒熟煮透,嚴禁加工制作冷葷涼菜、四季豆等易導致食物中毒的食物,不得使用隔餐剩余食品;嚴禁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規范》還明確了托管機構開辦者須承擔托管期間學生的人身安全責任。要求開辦者必須與學生家長簽訂學生安全責任協議,明確安全保障和學生管理措施;每學期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相關緊急情況下的疏散、自救、互救知識教育活動;確保學生就餐、午休期間有人值守,建立學生、外來人員進出臺賬;要在學生就餐、午休場所安裝監控設備,視頻錄像資料保存至少30天以上。

      據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主城區現有校外托管機構59家,主要分布在各小學周邊。這些托管機構在幫助上班族家長管理孩子生活、學習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積極作用,但因缺乏專項的法律法規,導致機構性質難界定,監督管理無主體;托管中心條件差,安全衛生難保障;工作人員素質低,托管質量難保證等,成為社會、學生家長強烈期盼解決的問題。去年9月,我市召開專題會議,對主城區校外托管機構的審批和管理進行了明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聯合管理。主城區校外托管機構由市教育局牽頭進行審批和管理,街辦要對本轄區的校外托管機構辦學行為、教育秩序以及學生安全負責,各職能部門要按照自己的職責管好相關的工作;今年4月,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全市學生校外托管機構管理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明確了托管機構的辦理條件和法律責任,今后所有校外托管機構都須持證經營,工商部門將對無證托管機構進行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今秋開學,我市六部門又聯合下發《校外托管機構開辦指導規范》,該規范公布之后,校外托管機構的行業標準、收費標準等一系列問題都有望得到解決。(記者程麗萍)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汝城县| 衡阳县| 盐亭县| 长葛市| 晋州市| 松溪县| 濮阳县| 定日县| 磴口县| 临漳县| 通州市| 南昌市| 合肥市| 罗源县| 无锡市| 五大连池市| 阜新| 策勒县| 琼海市| 泰顺县| 康平县| 永胜县| 枝江市| 阿拉善右旗| 沙田区| 花垣县| 永年县| 天等县| 丰台区| 高唐县| 中宁县| 太湖县| 佛教| 洪湖市| 从江县| 定边县| 阿拉善右旗| 盐源县| 绥阳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