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專題
    2022年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碳達峰 與碳中和(部屬高校)專場舉辦
    2022-12-09 09:40:53   來源:大武漢客戶端

    為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目前,武漢正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進行科教融合、產融結合的科技創新。12月8日下午,2022年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碳達峰與碳中和(部屬高校)專場在東湖高新區舉辦。現場,來自部屬高校的22個成果轉化項目簽約,其中,15個項目分3批上臺簽約,7個項目在臺下簽約。

    1670549952487832.png

      活動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承辦,東湖高新區科技創新和新經濟發展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武漢市科創之星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等單位共同協辦。

      助力“雙碳”,包括“燃料電池發動機測試臺自主供電能量優化與控制策略研究”“城鎮污水處理廠復合型污水特征污染物識別與溯源預警系統研究示范”“健康信息設備國際標準研發項目”等項目在內,作為高校代表方的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在內的數個部屬高校與武漢海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武漢中關村硬創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等武漢企業簽下相關產學研合作協議。

      發揮科教優勢,圍繞雙碳和科技成果轉化相關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家寬,武漢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全書海、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章北平現場發表了系列講話和分享。

      研發、生產和銷售以“棉”為核心的醫用敷料和日用消費品的自主創新企業——穩健醫療(武漢)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作為企業代表發言。據了解,近年來,穩健和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達成深入合作,力求探索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技術,支撐企業的未來的長期的發展。

      碳中和將徹底改變居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結構,形成綠色低碳生活的新風尚。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作為全國“兩型社會”試點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自2012年底武漢獲批我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以來,城市低碳建設成果顯著,獨具特色,具有示范和引領效應。

      今年7月,武漢市搶抓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落戶武漢的機遇,系統提出了武漢市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行動方案,為武漢市碳中和示范區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用好人才和技術、資金,12月8日的活動舉辦,一批科技成果將陸續在武漢進行就地轉化,持續發揮科教資源優勢,多方將一起為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出示范、貢獻力量。

    記者:陳潔

    通訊員:李璐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宜阳县| 巴林右旗| 莱阳市| 集贤县| 尖扎县| 盐边县| 青阳县| 潼南县| 海伦市| 郑州市| 临高县| 察隅县| 都兰县| 昌黎县| 衢州市| 浦江县| 祁阳县| 衡阳市| 五华县| 伊川县| 长垣县| 奉化市| 盘锦市| 葫芦岛市| 汾西县| 金平| 河池市| 宁海县| 锡林郭勒盟| 孟村| 阳江市| 海淀区| 瓮安县| 来安县| 宣威市| 霍林郭勒市| 大新县| 顺平县| 龙井市|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