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頭條新聞
    全省各地扎實開展學習教育推動辦實事、解民憂 用“開門教育”叩開群眾心門
    2025-07-15 11:23:40   來源:湖北日報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的鮮明特點。

    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深刻指出:“過去更多的是要求群眾去做事,現在更多的是黨員干部給群眾辦事、做服務,這是一個根本的變化。”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省委主要領導帶頭,各級黨員干部領辦民生實事1.5萬件。全省410萬黨員牢記殷殷囑托,堅持“民生為大”辦好民生實事,開門“答題”讓群眾“閱卷”,進一步錘煉黨性、轉變作風,以奮斗實績贏得群眾口碑,真正用成效取信于民。

    傾聽民意,力求呼聲變掌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

    《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強調,開門教育要注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堅持開門教育是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鮮明特色。

    “要帶頭增強宗旨意識,踐行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省委常委會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舉行集體學習研討時明確,自覺做到“五個帶頭”,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傳承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站穩群眾立場,走好群眾路線,辦好民生實事。

    省委主要領導率先示范,建立學習教育聯系點,定期到聯系點開展實地調研,與基層群眾同坐小板凳、共議煩心事。

    各地各部門堅持開門聽意見,讓群眾參與;開門抓整改,請群眾監督;開門亮成效,由群眾評判。

    大冶市朝陽社區,居民抱怨社區工作者“平時見不著,辦事找不到”。基層減負政策出臺后,該市社區工作者每天多出4小時駐區入戶搞服務,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彼此之間心更近了。

    恩施市機場路社區,居民反映“做飯難、吃飯愁”。社區及時回應居民訴求,辦起幸福食堂,日就餐人數超700人次。

    丹江口市大山里,村民辦事出行費時,“移動辦事窗口”將政務服務送到大家身邊,現場累計辦結事項近千件。

    來自群眾的聲音,是改進工作、轉變作風的寶貴線索。湖北黨員干部“敞開大門”,將群眾聲音迎進門來、記在心上。

    隨州市曾都區推動各村、社區開展“民情會診”,讓村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管理者”“監督者”,推動所有灣組建立村務公開點,“會診”民情700余條,解決群眾問題360余項。

    我省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將“群眾需要什么”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開門納諫辦實事,力求“呼聲”變“掌聲”。

    躬身調研,轉換身份查不足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中央八項規定中,“改進調查研究”被放在第一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省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增進群眾感情、精準服務群眾,更加自覺地以群眾視角檢視自身、狠抓查改。

    “聚焦宗旨意識查,看為民造福的政績觀是否樹得牢固。”“聚焦實干實績查,看整改成效是否經得起實踐和人民檢驗。”7月7日,省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召開,強調全面進行“七查七看”。

    各地圍繞群眾關切,深入查擺自身作風問題,即查即改、立行立改,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優化辦事流程、破解民生難題的實際行動。

    “真正像外賣小哥一樣跑起來,我才搞清楚了為什么有的暖心驛站的設施不少,使用率卻不高。”黃石市下陸區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汪梓溦換崗體驗送外賣后感嘆。

    今年以來,黃石市、荊門市、宜都市等地不約而同組織干部換位體驗網約車司機、外賣小哥、車間工人等崗位,了解群眾真實需求,錘煉工作作風,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

    大家紛紛表示,“換崗體驗很珍貴,提醒我們要常轉換工作視角,站穩人民立場。”

    在換崗干部的建議下,黃石市計劃今年年底前建成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200個。放眼全省,上半年已新建改建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926個,協調平臺、企業、社區等共建“小哥食堂”425家,切實解決快遞小哥、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休息難、如廁難、吃飯難、充電難等實際問題。

    躬身調研查冷暖,轉換身份查不足,身到基層,更要心到基層。

    襄陽市襄州區實施“百名干部進百企”“千名黨員訪萬戶”,對全區772家“四上”企業進行全覆蓋走訪。

    監利市、漢川市等地干部響應社情民意,走出辦公室組建小分隊,為重大工程上門辦證,在返鄉創業園現場問需于民、向企業征求意見。

    全省上下“四下基層”蔚然成風,黨員干部紛紛深入基層一線宣傳政策、調查研究、現場辦公、接待信訪,力推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化解。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化解5年以上信訪積案181件,推動解決民生訴求921件,整治欠薪問題946個。

    全省涉企事項辦理環節、提交材料、辦理時限分別壓縮50%、40%和20%。著力化解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共化解697個、涉及房屋17.6萬套。

    積極作為,久久為功為民生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辦好民生實事,一頭連著宏觀大局,一頭連著萬家燈火,既是一項長期工作,也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

    干部多向前一步,群眾心更暖一分。

    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到社區,全省各地各部門以動真碰硬的整改力度、用心用情的服務溫度,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讓群眾感受到作風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城市建管更精細——武漢市江岸區在調研中發現大量老舊電梯有抖動、異響等頻發問題。該區多方協調資金,已更新老舊電梯162臺,讓近萬戶居民享受到“穩穩的幸福”。

    目前,全省累計改造老舊小區2.2萬個、惠及居民344萬戶。城市新增公共停車泊位8.5萬個。

    家長操心事有辦法——孝感市推行游泳培訓進校園全覆蓋,全市搭建85個簡易支架游泳池,有效遏制學生野泳溺水現象。省教育廳則聚焦“校園餐”安全問題,建成全省中小學校“數字食堂”監管平臺。尤其對校外供餐企業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AI識別”對接,管好孩子每一餐飯。

    交通出行更舒心——省交通運輸廳集中整治全省服務區“臟亂差”問題,在132對服務區配置AED設備, 全省服務區充電車位占比達到全部車位的11.1%,實現服務區“飯好吃、水好喝、油好加、電好充、廁所好上”, 讓服務區真正成為司乘人員的“溫馨驛站”。

    上半年,全省各地累計新增托位4萬個、學位4.68萬個;新改建鄉鎮(街道)養老服務綜合體、農村互助照料中心共計173個;為3422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開展殘疾人免費基本康復服務22.31萬人次;共募集政策性就業崗位21.23萬個;420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實現檢查檢驗結果跨機構、跨市域線上共享互認……

    聚焦老百姓“衣食住行”,一批惠民實事得以辦成。

    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

    “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引導廣大干部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為民服務的第一線建功立業。”“進一步增強抓深抓實學習教育的責任感緊迫感,形成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推進作風建設的高度自覺,切實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省委主要領導的講話擲地有聲。

    作風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

    全省黨員干部將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馳而不息推進作風建設,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期盼的事情做起,在學習教育中深學、細照、篤行,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攜手爭先、建成支點、共譜新篇,不斷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周三春、曾雅青)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江都市| 长丰县| 绩溪县| 文成县| 大理市| 墨竹工卡县| 高青县| 江源县| 宜城市| 明星| 黎川县| 读书| 壤塘县| 崇文区| 和静县| 南康市| 平顶山市| 马关县| 图木舒克市| 龙海市| 阿拉善盟| 阿克陶县| 岑巩县| 嘉鱼县| 辽宁省| 伊宁市| 重庆市| 敖汉旗| 彭州市| 济宁市| 盖州市| 札达县| 梨树县| 河南省| 罗田县| 新丰县| 涿鹿县| 崇明县| 寻乌县|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