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賦能生態美,青春碰撞理念新。4月22日,五四青年節前夕,武漢控股排水公司團委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團支部,聯合舉辦“科技賦能治水 青春智創未來”主題觀摩交流會。30余名青年化身“城市凈水探索家”,踏入龍王嘴污水處理廠,開啟了一場沉浸式污水治理探索之旅。
現場合照
活動首站,青年們實地參觀了四期生物池膜池的曝氣池。“曝氣池通過向污水中充入空氣,為微生物營造生存環境,從而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是污水處理的關鍵環節之一。”工作人員的專業講解,喚起了青年們的求知欲。他們駐足觀察著池中翻滾的水流,對微生物的神奇凈化作用表現出濃厚興趣。
隨后,青年們來到五期兩級反硝化池和尾水排口。眼前,從排口流出的水清澈透明,在紫外消毒儀器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與此前所見污水形成鮮明對比。此處排口的出水水質已達到地表Ⅳ類(湖、庫)標準,可安全融入南湖生態系統。
尾水排口
在國內首個40萬噸級尾水再生利用工程——武漢南湖生態活水項目的調度中心,一塊巨型電子屏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實時跳動著水質指標、設備運行狀態、能耗統計等相關數據,宛如項目的“數字孿生體”。
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進一步介紹:“目前,尾水處理全程處于‘云監管’之下。尾水進入提標系統后,流量、pH值、總氮總磷濃度等關鍵參數都會通過5G網絡實時傳輸至中央控制系統,依托大數據模型動態調整生物濾池曝氣量、加藥劑量等參數,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在污水處理廠會議室,青年們觀看了污水治理全過程科普宣傳片,系統學習污水從城市管網匯聚到處理廠,再經過一系列復雜工序凈化的理論知識。
觀看污水治理全過程科普宣傳片
專題研討環節中,跨學科思維的火花激烈迸發。排水公司青年職工率先拋出“金點子”,提議開發VR仿真系統,讓公眾沉浸式體驗污水凈化之旅;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緊隨其后,建議利用短視頻平臺,將動畫特效與實景拍攝巧妙融合,讓晦澀知識“活”起來;人工智能專業學生不甘示弱,主張運用深度學習算法優化污水處理參數,并結合物聯網技術實現工藝智能調控。三方從管理、傳播、技術維度展開頭腦風暴,現場討論聲此起彼伏,各方思想激烈碰撞,不同領域的見解相互交融。
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感慨:“這次參觀徹底刷新了我對污水處理的認知,原來看似普通的污水處理背后蘊含著這么多高科技,真正體現了環保與科技的融合。”
活動結束后,青年們表示,要將所見所學轉化為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近年來,武漢控股排水公司秉持科創引領發展理念,聚焦新質生產力體系建設,創新構建人才與科創項目深度融合機制,鼓勵青年團隊在科研創新項目及國家、省、市創新方法大賽中“掛帥出征”。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該公司充分挖掘青年骨干的創新潛力,以科技創新驅動技術突破,全力推動企業向創新轉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展望未來,武漢控股排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更多產學研融合的創新實踐平臺,讓思想在交流中激烈碰撞,讓創新從構想走向現實,為公司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齊典、袁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