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探尋食品專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實踐路徑,真切感受鄉村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的鮮活圖景。7月6日至7日,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硒引力”社會實踐團隊奔赴湖北恩施州白果樹村,聚焦當地茶產業發展,通過實地調研、非遺技藝體驗與助農直播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白果樹村茶農在勞作 王蓉攝
白果樹村地處武陵山區,借助“公司+基地+農戶”協同合作模式,將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各環節緊密串聯,推動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調研期間,團隊走訪金苔香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與恩施玉露第十代非遺傳承人王忠德的弟子、現任茶廠負責人金海峰深入交流,了解恩施玉露制作工藝的傳承現狀、生產銷售態勢及聯農帶農成效。金海峰坦言,當前茶農仍面臨大葉茶銷路窄、價格低等困境,企業正積極探索解決辦法,推動茶產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隊員實地走訪茶農 周子琳攝
為從多角度了解鄉村發展實況,團隊成員深入茶園與農戶家中。在茶園中,76歲的茶農王世英向隊員們詳細介紹茶葉品種、管護技巧及收購情況;走進村民家中,隊員們傾聽茶產業發展對生活的切實改變,記錄村民對未來的期盼。此外,團隊實地考察金苔香公司制茶車間與茶園管理系統,學習恩施玉露傳統制作工藝,親身體驗揉捻、炒制等非遺技藝,感受傳統茶文化與現代產業融合的魅力。
實踐隊員與廠長金海峰合影 周子琳攝
實踐隊員進行助農直播 周子琳攝
如何讓硒茶走出大山?實踐隊開啟“直播助農”模式,將專業優勢轉化為助農實效。隊員們化身“帶貨主播”,結合專業知識,從食品營養、綠色種植等角度解讀恩施玉露的獨特優勢:“富硒土壤孕育天然健康茶”“蒸青工藝保留更多茶多酚”……該場直播全平臺點贊量超三萬次,商品轉化率達10.9%,團隊用實際行動打通產業銷售“線上通道”,打造助農新場景。
此次實踐,從茶園到直播間,華中農業大學 “硒引力” 實踐團積極響應號召,奔赴恩施白果樹村。展現了華農學子以專業為利器,解碼產業痛點;借直播為橋梁,傳播非遺茶香;憑調研作基石,為鄉村發展獻智。他們把知識化作振興 “硬核力量”,踐行 “為民服務,為國奉獻” 信念。未來,他們將繼續挺膺擔當,融入民族復興洪流,繪就青年與鄉村雙向奔赴的動人篇章 。(通訊員 王蓉 周子琳)
責任編輯: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