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武漢網站>專題資訊
    科技“大餐”端進革命老區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志愿者點亮孩童科學夢
    2025-07-11 09:33:49   來源:今日湖北


    今日湖北網(通訊:祁思浩)“老師,這個機器人會唱歌嗎?”“機械臂能提東西嗎?”“無人機能飛到山那邊,看看當年紅軍戰斗過的地方嗎?”“為什么靜電球能讓頭發豎起來,是不是有魔法呀?”710日,湖北工程職業學院“職院巧匠‘芯’火電光”志愿服務隊走進陽新縣王英鎮王文村,為當地兒童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活動。志愿者們通過前沿科技展示與互動體驗,點亮他們的科學夢,并將科技知識與當地的紅色歷史巧妙融合,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注入新活力。

    1752197570234058.png

    學生志愿者們帶來的機械臂、機器人、無人機、靜電球等科技展品,一亮相就成為全場焦點。在科普講解時,志愿者們化身“科技導師”,結合生動案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機械臂如何精準完成抓取動作、機器人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無人機在農業植保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等知識。志愿者們還巧妙地將講解與王文村的紅色歷史相結合,給孩子們講述了革命先輩憑借智慧與勇氣克服困難的故事,引導孩子們理解如今的科技成就同樣源于不懈的鉆研與探索,鼓勵大家傳承紅色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1752197591594004.png

    互動體驗環節將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們排著隊,躍躍欲試地操作機械臂,當看到機械臂成功抓起小玩具時,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機器人隨著指令跳舞、說話,引得孩子們陣陣歡呼;無人機在志愿者的操控下,時而低空盤旋,時而高空俯沖,孩子們仰著頭,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向往;靜電球旁,孩子們一個個伸出小手,感受著靜電帶來的奇妙體驗,不時發出驚喜的尖叫。親手實踐讓抽象的科學原理變得觸手可及,科技的魅力深深烙印在了孩子們心中。

    1752197606389399.png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這些高科技,今天能親手操作,太有意思了!”王文村五年級學生倪子豪激動地說,“老師說我們王文村是革命老區,先輩們很厲害,我以后也要好好學習,發明更多厲害的東西!”

    對于湖北工程職業學院的志愿者而言,這次經歷同樣意義非凡。“小朋友們好奇的眼神與稚嫩的提問讓我深受觸動,”志愿者邱永弘說,“能在紅色土地上用專業知識做科普,讓科技與紅色基因碰撞出火花,再熱再累都值得!”志愿者陳云龍也表示:“短短幾天,我們已和孩子們成為了‘好朋友’。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革命歷史的崇敬,讓我們對接下來20多天的暑期實踐充滿干勁和期待!”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職院巧匠‘芯’火電光”志愿服務隊由15名成員組成,將在陽新縣王英鎮王文村開展為期28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28天里,志愿者們將全程陪伴117名當地兒童, 一方面依托專業所長開展系列科普活動,點燃科學夢想;另一方面,組織孩子們參觀烈士紀念碑、前往陽新研學等,傳承紅色基因。為鄉村孩子播撒科技種子,厚植愛國情懷,助力培養未來科技人才。

    1752197621611397.png

    作為本次活動的帶隊老師,湖北工程職業學院電子信息學院的祁思浩已經是連續第三年帶隊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了。三年來,每一次走進鄉村,他都能強烈感受到鄉村兒童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科技的期盼。“尤其是在王文村這樣的紅色革命老區,看著孩子們在接觸科技的同時,對家鄉的紅色歷史也產生了更深的共鳴,我內心充滿了成就感!”2023年和2024年,他相繼帶領學生團隊前往鄂州市汀祖鎮和黃岡市團風縣但店小學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兩次獲評“湖北省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責任編輯:萬星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沙雅县| 济阳县| 凤冈县| 娄底市| 澳门| 曲阳县| 密云县| 肇东市| 博爱县| 汕尾市| 古丈县| 马尔康县| 花莲市| 革吉县| 阿克陶县| 锦屏县| 邵东县| 鲁甸县| 义马市| 清河县| 库尔勒市| 哈巴河县| 成都市| 平定县| 紫金县| 昆山市| 类乌齐县| 来宾市| 阿拉尔市| 嘉鱼县| 江华| 江陵县| 高台县| 丹阳市| 阳西县| 新兴县| 布拖县| 松潘县| 蓝田县|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