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武漢網站>漢口文化
    武漢一家長報八個培優班
    2018-01-21 10:19:07   來源:武漢晨報

      為了管住“熊孩子”,家長一口氣給孩子報了8個培優班,火力之猛逼得班主任代孩子求情“少報點”。近日,一段以“熊”制“熊”的聊天記錄在省實驗小學家長交流群里引發熱議。

      如今給孩子報培優班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話題,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時間成為中高年級家長們感到頭疼的問題。“我們班有個伢搞了八門,搞得老師都急了,讓孩子媽媽進行取舍,停掉一些課程。”上周四,網友“安媽”在省實驗小學家長交流群吐槽,令眾多家長一片愕然。

      同為該校三年級學生家長的黎女士直言,兒子在學奧數、英語、鋼琴、書法、游泳等課程,她已經覺得忙瘋了,她很好奇那個“牛娃”的家長是如何安排時間的。后來,“安媽”才透露,原來那個孩子并非“牛娃”而是“熊孩子”,各科學習都不理想,家長自認管不住教不好,就報了8個培優班。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家長的表現更“熊”,自己坐在麻將室打牌,常常委托別的家長幫忙帶伢“轉戰”各個培優班。老師百般無奈,勸其停掉校外培優,立足校內教學打好基礎。

      有家長表示,“以前上兩三個培優班了不得了,現在給伢報五六個培優班的家長比比皆是,莫說伢上得累,家長送來送去也夠嗆。”

      針對這一事例,記者昨日采訪了部分“武漢市十大魅力教師”,他們紛紛表示家長給孩子“濫報”校外培優班的現象并非個例,家長的出發點和態度各不相同。有的是從孩子本身出發,這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孩子本身比較優秀,通過校外學習適當提高;二是孩子基礎較弱,通過校外輔導補差。而有的則是從家長自身考慮,管不住孩子或沒時間陪孩子,干脆花錢送孩子去校外輔導班。

      “濫報不如不報,免得花錢買罪受。”武漢市常青第一學校學生處主任李萍認為,校外學習應該是校內學習的一種補充,這種補充既可能是校內學習不足的補充,如學科知識的加強,也可能是校內學習不到的補充,如體藝特長培訓。其目的應該是著眼于孩子的成長,擁有更加豐富的人生體驗,而不是為了單純的考試考級。再則,家長報班有個大前提,孩子要學有余力,本身有興趣至少不排斥,隨波逐流不可取,更不能為了甩包袱而盲目濫報。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襄樊市| 观塘区| 嘉鱼县| 无为县| 定远县| 通许县| 阿尔山市| 沭阳县| 涿鹿县| 镇原县| 娄底市| 额敏县| 黄浦区| 徐闻县| 宝鸡市| 松原市| 五河县| 武隆县| 民乐县| 体育| 无极县| 和林格尔县| 乌兰浩特市| 枞阳县| 中阳县| 布尔津县| 略阳县| 汉阴县| 贵阳市| 旌德县| 格尔木市| 平陆县| 墨脱县| 永新县| 横山县| 景德镇市| 宁蒗| 繁昌县| 阳朔县|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