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荊楚各地
    湖北: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滿意答卷
    2019-03-28 09:33:05   來源:人民網


    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中的高端研發聚集地未來科技城

    華中腹地,荊楚文明。在湖北,一分鐘的時間會發生什么?答案超“燃”:每一分鐘,1233名游客來到靈秀湖北,全國吃貨網購9萬只湖北小龍蝦,12輛東風汽車在湖北下線,武漢新港吞吐2.9個標準集裝箱,三峽大壩發電19萬千瓦時,創造GDP694.9萬元……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5年再次視察湖北,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定向,為新時代湖北改革發展指路引航。一年以來,湖北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扛起歷史責任,強化“答題”意識,增強解題能力,展現答卷成績,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命題。

    “我們把解題的思路放在‘破’‘立’并舉上,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持生態優先一寸不讓,綠色發展半分不松。”3月6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鏗鏘有力的表態,宣示了湖北爭做推動經濟堅持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決心和底氣。

    “新”與“舊”轉換:

    新興產業“無中生有” 傳統產業“有中生新”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面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時代命題,作為長江干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湖北如何“答題”?

    回應時代發展的“必答題”,省委書記蔣超良如是說:“湖北必須主動擔當作為,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與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在新一輪發展中爭先進位、爭創一流,以提升‘含綠量’來增強‘含金量’,爭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實踐中,湖北堅持“破”“立”并舉動,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持生態優先一寸不讓,綠色發展半分不松。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首先是要“破”——破除沿江舊的產業布局,淘汰落后產能和生產方式,讓傳統產業“有中生新”。

    3月13日,記者前往位于長江岸邊的興發集團新材料產業園區采訪時看到,昔日忙碌的化工生產車間已經變成生態廊道。園區內,一個年產2萬噸的電子級四甲基氫氧化銨生產車間正在進行綠化建設。興發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響應湖北省委省政府建設生態長江的號召,集團公司關停了臨江22套生產裝置。同時,布局微電子新材料,推動鱗化工向新材料轉型升級。由于實現產業鏈高端化,過去化工“低端產品論噸賣”的尷尬已成歷史。

    宜昌痛下決心,向“化工圍江”宣戰:沿江一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3年全部“清零”。 騰退長江岸線,復綠江灘。(彭瀟 攝)

    湖北宜昌猇亭區沿江的424公園,曾經是一片煤廠,經過5個月改造變成美麗濱江公園。(彭瀟 攝)

    興發集團的變遷,是湖北破解“化工圍江”、系統修復生態環境的典范和縮影。據介紹,2018年,湖北“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超過100家,取締各類碼頭超過1200個,騰退岸線近150公里。

    以此為契機,湖北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主戰場就在長江。2018年8月,《湖北省生態保護紅線》正式發布: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4.1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2.3%。

    目前,湖北境內“化工圍江”的局面已經極大改觀,長江水質總體穩定、持續改善。國家考核的114個地表水水質斷面中,優良比例為86%;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黃石爆破煙囪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還必須“立”:著眼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先規劃布局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讓新興產生“無中生有”,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湖北省關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意見》明確:未來新興產業要創造3萬億年產值,支撐起全省6成經濟總量。

    記者日前在武漢華星光電t4項目現場看到,巨型工廠正拔地而起,技術人員們正加緊安裝調試設備,為今年量產做準備。華星光電負責人表示,這是華星光電邁向柔性折疊時代的標志性項目,將來主要生產3-12英寸高分辨率柔性和可折疊式智能手機用顯示面板,項目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芯屏端網”戰略產業集群格局夢想成真、北斗產業在全國版圖中雄踞五強、光谷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全國第三、信息光電子、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等兩個國家級創新中心成功創建……連日來記者在湖北武漢、宜昌、襄陽三市采訪時發現,一批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產業,以創新為引領,正在重構湖北制造業競爭新優勢,正在無中生有做強增量。

    “速”與“質”互促:

    發展更有溫度 展現“暖”的色調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外部發展環境不確定性上升的大背景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銳意進取、埋頭苦干,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答卷”。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把握速度與質效兼取互促的方法論,既要做大‘為升’之‘掬手’,也要做強‘為重’之‘取權’,壯大塊頭,強健筋骨。發展提質增效,展現‘進’的態勢,發展更有溫度,展現‘暖’的色調。”蔣超良說。

    2018年,湖北三寧配合沿江化工企業搬遷計劃,關停并拆除位于長江邊的子公司宜昌田田化工,損失3.5億。同年底,在離長江岸線3.6公里外的枝江市姚家港化工產業園內,新建的三寧化工60萬噸乙二醇項目,今年凈利潤有望超過14億元,創近年之最。陣痛換來的是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

    武漢,這個一度以武鋼為工業脊梁的城市,從提出“工業倍增”,到實施“一芯驅動”發展戰略。幾年下來,以上汽通用、東風本田、聯想、摩托羅拉等為代表的“新武漢造”開始起飛;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四大國家基地、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在武漢競相發展。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新興產業,投資比重從37.7%,躍升至63.6%。

    武漢光谷生物城(東湖高新區供圖)

    轉型期的武漢,迎來產業的“騰籠換鳥”。高質量發展元年,一系列數據、現象,正在拼出新圖景:“新”的動能正在成長,高質量發展的路上,湖北篤定前行。

    創新發展有新突破,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60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

    共享發展有新進步,105.5萬人脫貧、963個村出列,民生投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以上,新增就業92萬人,1.1億人參保。

    綠色發展有新成效,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完成115家,PM2.5年均值濃度下降10.2%,350萬人安全飲水。

    協調發展有新提升,武漢市領跑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襄陽、宜昌兩市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荊州、黃岡GDP總量有望突破2000億元,4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

    開放發展有新活力,湖北自貿區取得制度創新成果200余項,累計新設企業2.2萬家。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3家,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增長53.7%。

    “點”和“面”融合:

    “一芯兩帶三區”戰略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施工圖”

    高質量發展,是新一輪產業競爭“淘汰賽”。就湖北而言,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發展不協調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從城市之間發展態勢看,“一主兩副”三個城市經濟發展大幅領先其他城市,特別是武漢經濟總量占全省38%,襄陽、宜昌經濟總量都在4000億元左右,除這三個城市之外,其他市州的經濟總量都還不足以支撐多極;從城鄉發展來看,2017年全省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3:1,差距依然很大。

    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重要的途徑和支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湖北省委勾畫出以“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畫下“高質量發展”的點睛之筆。

    一芯,是產業之“芯”,也是輻射增長極之中“心”,更是新舊動能轉換之“新”;兩帶,以長江經濟帶和漢江經濟帶為依托,打造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孝隨襄十高質量發展帶,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走廊;三區,推動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鄂東轉型發展示范區競相發展,形成全省東中西三大片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縱深。

    黃石東貝集團生產車間。以東貝為代表的“黃石制造”,堅持全產業鏈布局,加快推進“二次創業”。老牌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周雯 攝)

    湖北“全產業鏈、全地域、全要素”精準謀劃全省“產業地圖”,為17個市州錯位競爭以及制造業集群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和依據,把高質量發展貫穿于經濟發展各領域全過程。

    翻開產業圖譜,110個湖北省重點成長產業集群和16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布局清晰。盤活各區域產業存量,激活產業增量,讓老樹發新枝、讓新芽成大樹,攪活區域發展的一池春水。

    目前,“一主”武漢市領跑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兩副”襄陽市和宜昌市轉型升級步伐加快。2018年,全省17個市州中有近一半增速高于全省。

    “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重大命題,需要我們以強烈的‘答題’意識,以堅決堅定的行動力,用奮斗和實干來科學作答、全面作答。”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的答案,透露出對湖北綠色轉型發展的信心。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嘉义市| 应用必备| 绿春县| 黄梅县| 林西县| 南充市| 略阳县| 肥东县| 吉安县| 桃源县| 绥宁县| 武安市| 循化| 崇信县| 廊坊市| 徐州市| 沙河市| 普定县| 海阳市| 平阴县| 普陀区| 阳高县| 定日县| 云和县| 紫阳县| 渑池县| 周至县| 丰城市| 西安市| 洪湖市| 曲麻莱县| 沂源县| 县级市| 广灵县| 烟台市| 石城县| 茂名市| 洪江市| 治县。|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