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宜昌16個新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38億元。
新簽約項目涵蓋智能終端、軟件開發應用、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包括投資15億元的騰祥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投資8.1億元的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投資2億元的宜昌環保產業園項目等。
騰祥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一期將建設手機整機組裝線10條,SMT主板貼片線8條,明年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5億元,帶動就業近千人。一期投產后2年內啟動二期建設,2019年產值有望突破30億元,將成為鄂西智能終端產業中心。
今年來,已有深圳世紀聯合創新、聚晟電子、啟迪科技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投資宜昌。該市組建專班,為項目規劃、選址、建設審批提供“保姆式”服務。
看第五“備胎”如何逆襲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吳擒虎 通訊員 陳曉君
排在重慶、貴陽、遵義、鹽城之后,作為第5個“備胎”,宜昌如何打動深圳騰祥科技有限公司,搶下15億元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
深圳生產成本高企,騰祥科技決定西遷。帶著15億元投資計劃,該公司走訪了全國很多城市,最后篩選出重慶、貴陽、遵義、鹽城4個備選項。
8月,宜昌招商局電子信息產業分局局長吳浩得知這個消息,次日就帶著專班飛赴深圳。
沒想到一見面,對方就潑了盆冷水:重慶是直轄市,貴陽、遵義位于國家重點扶貧開發區,鹽城處于長三角城市群北翼,這些城市給出的政策利好,都是宜昌沒法比的。
不死心,宜昌招商專班又多次到深圳拜訪,終于打動騰祥科技高層,對方決定到宜昌“看看再說”。
騰祥科技董事長曹治維說:“優惠政策是短期的、多變的,風險極高。前期政府給的優惠越多,企業在溫室中長大,競爭力反而會被削弱。企業在大規模轉移時,會做出最有利于持續發展的選擇。”
曹治維一行來到宜昌,從下飛機到考察結束登機離開,宜昌市領導帶著招商專班細心服務。曹治維說:“在這里更深地感受到了‘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氛圍。”
多次考察交流,曹治維決定投資宜昌,“宜昌政府帶我們看的、講的,都是企業最在意的事。”
看市場空間,宜昌乃至鄂西在智能終端產業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前景廣闊;看成本,宜昌有大量低成本勞動力涌入;看配套,騰祥科技的產品以出口為主,宜昌建設三峽保稅物流中心,長江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寫進“十三五”規劃,都讓企業心動。
真正打動曹治維的,還是地方戰略與企業計劃的高度契合。宜昌將電子信息產業規劃為千億產業,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園,一年來吸引了惠科電子等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入駐,集聚效應明顯,讓騰祥科技看到一片創業藍海。
聽說投資30億元的宜昌惠科電子項目建設進度,遠超同時啟動的重慶、合肥項目,創造了“惠科速度”,曹治維感慨:“宜昌真抓實干,創業環境更優,我們不僅按原計劃將生產加工廠房遷到這里,今后還會逐步將研發等環節也轉移過來,把宜昌作為企業新的發展中心。”(記者吳擒虎、通訊員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