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省環保廳發布今年上半年全省空氣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數據顯示,按優良天數達標率排名,空氣質量居前3位的市州分別是神農架、恩施和咸寧,倒數一、二、三位的市州分別是宜昌、鄂州和武漢。
上半年我省居民看到的藍天明顯增加,這是由于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可入肺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數據顯示,全省17個重點城市上半年PM10平均濃度為94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17.5%;PM2.5平均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20.3%。全省平均優良天數達標率為69.6%,較去年同期上升12個百分點。
今年1月,我省試行《湖北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成為繼山東之后,全國第二個用生態補償與獎懲辦法來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省份。省環境保護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我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工作有序開展,前2個季度全省共需獎勵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近2.6億元。
上半年,省環境保護廳對全省72條主要河流、17個湖泊、11座水庫開展了水質監測。數據顯示,全省主要河流總體水質保持穩定,175個監測斷面中,水質優良符合Ⅰ~Ⅲ類標準的斷面占81.7%,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2個百分點。
長江干流、漢江干流水質總體為優。長江支流、漢江支流總體水質為良好,但長江支流四湖總干渠荊州至潛江段、通順河、府澴河水質污染嚴重,漢江支流竹皮河、天門河為重度污染。
全省主要湖庫總體水質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主要湖泊、水庫中,水質優良符合Ⅰ~Ⅲ類標準的水域占62.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5個百分點。其中,長湖荊門水域水質好轉,由劣Ⅴ類降為Ⅴ類;網湖、斧頭湖咸寧水域、梁子湖鄂州水域、洪湖、魯湖水質有所下降。(記者文俊、通訊員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