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潛江網站>民間藝術
    七個隆咚鏘咚鏘 ——劉訓義與潛江鑼鼓
    2018-01-21 10:58:15   來源:潛江日報

    1.jpg

      劉訓義老人今年80歲,祖傳鑼鼓家業第三代傳人,現為“潛江鑼鼓”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老人說,祖父有一手鑼鼓家業絕活,祖父傳父親,父親傳他,嫡傳三代,156年了。記事起,龍灣街分上街與下街,兩街頭各有一戲臺,上街一家叫復勝堂,下街一家叫楚誼社,都唱演漢劇為主。父親是復勝堂藝人,他的鑼鼓手藝從那時開始傳承。

      潛江鑼鼓主要流傳在鄉鎮,一個鑼鼓班子一般有7人。主要有鑼、鼓、鈸、馬鑼、勾鑼。鑼有大鑼、小鑼,鼓有大鼓、小鼓,鈸有大鈸、小鈸。平時敲鑼打鼓的鑼鼓點又叫鑼鼓譜或鑼鼓經,鼓譜有長槌、緊急風、鳳點頭、鳳凰展翅、鷂子翻身、八哥洗澡等十來個。

      劉老的鑼鼓經是潛江鑼鼓的典型代表,有比較完整的體系,他記錄整理出來的鼓譜有8個。平時鄉里鄉親有紅白喜事都要請劉老的家業班子,劉老的班子打出的鑼鼓因事因情感而異,有時鏗鏘激越,有時舒緩柔和,有時熱烈奔放,有時婉約悠嘆。快慢輕重,單擊合奏,全靠司鼓者擊鼓手勢與聲音節奏指揮。班子就位、發頭起鼓、鼓曲轉換、結局收尾,鼓點隨手勢不斷變化。內行一聽就明白,外行要睜大眼睛仔細觀察,才發現招式變化。

      近年,老人在鄰近的龍新村帶出兩班年輕人,說是年輕人其實都已三四十歲,比起七八十歲的老班子算年輕一大截。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周邊十里八鄉的人們都到龍灣泰山寺舞龍燈玩獅子唱大戲看熱鬧,這時龍新村的鑼鼓家業當仁不讓地出來給“草把龍燈”站臺助興,吶喊助威。

      咚咚鏘鏘,鑼鼓喧天,好一派激越昂揚的勁頭!


    上一篇: 潛江戲劇
    下一篇: 彩蓮船喲喲呀嗬嗨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南部县| 双辽市| 黄浦区| 封开县| 丽水市| 密云县| 即墨市| 类乌齐县| 武城县| 九龙城区| 乐陵市| 浦北县| 乌什县| 栾城县| 凤山市| 万全县| 方正县| 饶河县| 清流县| 开平市| 鹤峰县| 穆棱市| 明水县| 巴楚县| 桐梓县| 常熟市| 黔南| 增城市| 于都县| 澎湖县| 淮南市| 康马县| 托克托县| 观塘区| 新绛县| 梁山县| 平果县| 嘉黎县| 清水河县|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