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觀楚臺
    老漁民的他為何不打漁?
    2018-01-21 09:48:33   來源:荊楚網

    IMG_7301_副本.jpg

    利川市清江河保潔公司保潔員正在清江上清理漂浮物

    20160624_155214_副本.jpg

    譚澤軍

      荊楚網訊 記者王淳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清江上打了40年魚的譚澤軍兩年前卻收起了漁網,他現在的身份是清江“護水人”。

      57歲的利川市都亭街校場社區8組村民譚澤軍,從12歲起就在清江上以捕魚為生。“那時候2米多深的清江水看得見底”,吃水、玩耍甚至洗澡,他日夜與清江為伴。靠著父輩傳下來的手藝,譚澤軍一天最多能打100斤魚。

      可是從1999年后,譚澤軍回憶,清江兩岸陸陸續續豎起了水泥廠、造紙廠、煤廠、化肥廠……漸漸的,清江的魚少了,直到2010年,他發現一天只能打幾斤魚,靠打漁已經沒有經濟收入,譚澤軍只好上了岸,去城里打工討生活。

      后來,這些廠子都陸續被關停。2014年5月,利川市成立了環保站,將清江城區段也納入保潔范圍。都亭街道辦事處找來譚澤軍,讓他負責轄區江段的保潔工作。街道辦還專門與譚澤軍簽署了承包合同:15公里江段,年承包費用20萬元,通過考核按月撥付。

    IMG_7296_副本.jpg

      為此,譚澤軍成立了利川市清江河保潔有限公司,拉起一支7人的隊伍,每天清理清江上的漂浮物和沿河兩岸50米內的垃圾。

      跟清江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譚澤軍又回到了水上,干起這活兒駕輕就熟。水上和岸邊作業,水性一定要好。譚澤軍會給新隊員“突然襲擊”,將他們推下水,這是“為了訓練反應能力”。

      2016年,恩施州開展“六城”同創,譚澤軍感到工作壓力更大了。15公里的清江兩岸要保證時刻“看不見指頭大的垃圾”,光靠譚澤軍這7人談何容易?有一次,保潔隊前腳剛走,后腳就有人扔垃圾,還被市民拍照發到了網上。根據合同,譚澤軍被扣罰200元,這讓他一肚子委屈沒處申訴。

      譚澤軍意識到,加強宣傳,提高大家的環保素質才是長遠之計。為此,他專門買來了擴音喇叭,在清江上來回巡視,發現苗頭就“喊話”;給隊員們穿上清江保潔隊的醒目黃衫,無論日曬雨淋,隊員們奔波在清江兩岸,這讓市民們也不好意思不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現在亂丟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了。”譚澤軍說。

      譚澤軍欣喜地發現,清江的水又變清了,“現在河里又能洗澡了”。尤其讓他高興的是,江里的魚又“回來了”。隨著清江兩岸生態護坡和景觀帶的建成,清江成為人們休閑、垂釣的好去處。今年“五一”,譚澤軍特地數了一下,好家伙,兩座大橋中間450米長的岸邊,有98人垂釣!

    201401191724276950_副本.jpg

    利川夜景

      不過譚澤軍再也不捕魚了,不但不捕魚,他還當起了義務監督員,向毒魚、電魚等行為“說不”。

      開展“六城”同創以來,利川市加大清江及主要支流治理力度,大力實施城區河道美化、亮化工程,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和河道保潔長效管理,恢復水域基本功能,實現“河潔、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環境,讓清江母親河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利川還將全市“六城”同創工作細化為105項項目清單,與各牽頭單位簽訂責任狀,建立起 “三違”整治、環境潔凈、綠化亮化、交通暢通、城市寧靜、空氣凈化、河道美化、全民素質等11個工作專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強力推進。

      如今,利川市月空氣質量保持全州第一,清江秀美,花樹燈綠,全城潔暢,“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正笑迎四方賓客的到來。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盐源县| 长春市| 维西| 探索| 台中市| 奉节县| 交口县| 措勤县| 肥城市| 昔阳县| 十堰市| 湟中县| 兴业县| 屏东县| 盐城市| 腾冲县| 呼伦贝尔市| 莱阳市| 蕲春县| 防城港市| 长武县| 新干县| 云浮市| 保亭| 安西县| 康平县| 南陵县| 民勤县| 泸西县| 揭西县| 肇源县| 东港市| 泽州县| 安康市| 昌宁县| 太保市| 贺州市| 隆德县| 独山县|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