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恩施網站>專題資訊
    恩施州“村村通客車”帶動精準扶貧 打通回家的“最后一公里”
    2018-01-21 10:52:39   來源:網絡

    11月25日上午,利川市突降雨夾雪,建南鎮(zhèn)大道角村三組村民唐汝清站在家門口撐著一把傘,準備乘坐客車去鎮(zhèn)上購買化肥。

     

    “以前買化肥,自己推板車去買,肩挑背扛;請人家用貨車運進來,一趟200元錢,還要遞煙說好話。種得越多,利潤反而越少。”

     

    老唐介紹,3月份實現(xiàn)“村村通客車”后,他將種植面積從原來的4畝,迅速擴張到10畝,“兒子擔心我年紀大了,招呼不過來,要我少種一些,這日子是越過越紅火喲!”

     

    截至11月底,恩施州2494個村全部實現(xiàn)“村村通客車”,巍巍武陵山區(qū),正在以交通的方式帶領農民走上康莊大道。

     

    【曾經】

     

    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要在2015年底實現(xiàn)“村村通客車”的目標;

     

    今年年初,“村村通客車”成為“三萬”活動主要內容,要求在5月底實現(xiàn)通村率達到95%。

     

    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高屋建瓴,但恩施州各級交通部門卻顯得信心不足。

     

    “不是我們不努力,是因為恩施州的地理條件太特殊了,山大人稀,山高路險。”楊國衛(wèi)給記者列出了一組數(shù)據:今年2月份“三萬”活動開始時,全州有11609公里農村公路未配套完善安保工程,其中特別危險路段達到6500公里,未硬化路段達到423公里,1072個村未開通客車,通村率只有57%。

     

    “村村通客車”,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時心里確實存著‘小九九’,認為省里和州里會有一些政策、資金方面的傾斜。”一位縣交通局局長表示。

     

    【沖刺】

     

    奇跡是這樣創(chuàng)造的

     

    大限將至,“傾斜”遲遲未到,取而代之的是省、州兩級黨委、政府一次次的約談和督辦!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進入到最后攻堅沖刺階段后,恩施州爆發(fā)出了驚人的力量。

     

    利川市采取一次性建設、三年付款等方式安排財政資金1.4億元,用于農村公路配套完善安保工程。

     

    咸豐縣財政一口氣拿出5996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村村通客車”工作。

     

    巴東縣對農村客運企業(yè)每開通一個村獎勵5000元,對每輛通村客車檢測、衛(wèi)星定位安裝、同一顏色標識三項攻擊補貼4970元,對于鄉(xiāng)鎮(zhèn)客運站每年補貼6萬元。

     

    該縣交通局副局長宋建國,由于勞累過度,病倒在床上。3月份,縣領導將“村村通客車”交到他手中,面對這個“燙手的山芋”,他每天帶著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勘探線路,設計方案,卻無暇照顧80多歲的母親和突發(fā)腦瘤的愛人。

     

    不知道換了多少雙鞋,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山路。靠著“舍小家、顧大家”的干勁,巴東縣于10月底,在全州率先實現(xiàn)通村覆蓋率達到100%。躺在床上的宋建國道出了心聲:“盡管很累,但值得!”

     

    類似的故事比比皆是,恩施州交通局副局長楊國衛(wèi)感嘆:“直到現(xiàn)在,我都不敢相信全州能夠提前一個月實現(xiàn)‘村村通客車’。在單位時間內,農村交通發(fā)展投入資金量之多、完成工作量之大、實施工程量之巨堪稱奇跡。”

     

    【如今】

     

    巍巍武陵,生機無限

     

    大道角村,曾經是利川市最貧窮、最落后的小山村。

     

    窮到什么程度?村支書張廷學介紹,2011年,該村年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很多家庭春節(jié)才買套新衣服,父親、兒子輪流穿。幾十戶村民因為受不了窮,舉家遷往外地。

     

    這里的人不懶,每次去鎮(zhèn)里趕集,都要走上十幾公里;這里的特產是黃連,素有“中國黃連第一鎮(zhèn)”的美譽。

     

    窮根是什么?是路,是車,是交通不便。

     

    2013年春節(jié),一位外出打工的小伙子帶女朋友回家見父母,結果還沒走到家,姑娘就被又窄又坑洼的山村土路嚇跑了。“外地人給我們編成順口溜,‘青山綠水風光好,只見哥哥不見嫂’。”張廷學說。

     

    “村村通客車”全覆蓋,為利川市打開了一扇開放的大門,帶動了經濟社會發(fā)展。

     

    忠路鎮(zhèn)小河片區(qū)是中國“水杉之鄉(xiāng)”,3000多畝水杉種苗銷往全國各地,大部分村民脫貧致富;

     

    全省“十大茶葉名鎮(zhèn)”毛壩鎮(zhèn)茶葉年產量8536噸,產品遠銷歐洲,農民憑此一項收入1.5億元,企業(yè)創(chuàng)產值2.1億元;

     

    12家省屬企業(yè)在建南鎮(zhèn)安家落戶,成立專業(yè)合作社4家,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達到1.96億元,帶動就業(yè)2000余人,農產品、水產畜牧養(yǎng)殖、旅游休閑等產業(yè)百花齊放。

     

    利川市副市長李好文表示,“村村通客車”是交通服務農民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民生工程,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shù)的民心工程。利川計劃在“十三五”期間,通過主題村落建設、特色小鎮(zhèn)建設、生態(tài)旅游名鎮(zhèn)建設,打造一批鄉(xiāng)村民俗旅游精品,讓其成為村強民富的新引擎。

     

    村村通客車,一通百通。

     

    巍巍武陵,正釋放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昔阳县| 广灵县| 兴和县| 勐海县| 钟祥市| 哈尔滨市| 榕江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宝坻区| 武城县| 平远县| 师宗县| 武川县| 交城县| 富锦市| 光山县| 钟祥市| 常山县| 双城市| 涞源县| 博乐市| 防城港市| 佛山市| 璧山县| 南靖县| 桦南县| 新和县| 南康市| 通州区| 福海县| 仁化县| 积石山| 马山县| 满洲里市| 白朗县| 临西县| 资溪县| 临湘市| 吉隆县| 库尔勒市|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