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三楚人物
    白領七年捐髓“夙愿”成真
    2018-01-21 09:56:01   來源:今日湖北網

    一次偶然,鄂州小伙楊先生成了中華骨髓庫入庫志愿者。2016年11月,他被通知與一個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配型完全相合。他絲毫未猶豫,于2017年3月14日在武漢同濟醫院毅然捐獻出造血干細胞。這位33歲的小伙正是在湖北萊順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工作的白領。

    他笑著說:“希望更多的人們通過關注我,了解這項可能惠及每個人的公益事業。”愛心公益人:雖“髓緣”卻“命中”,善心變驚喜。
      2017年3月14日上午,記者在武漢同濟醫院血液科見到楊先生時,他正在采集造血干細胞,“我希望3月15號捐獻完造血干細胞,我想盡快上班。”楊先生雖然個子不高,嘴角常掛著微笑,與人初見時便展現出陽光正能量的一面。
      楊先生是湖北2017年第1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的HLA(人類白細胞組織相容性抗原)與受捐者配型十點全相合,這意味著受捐者的移植存活率大大提高了。“這真是一種緣分。”楊先生說。
        這段緣分的促成契機十分偶然。楊先生是湖北萊順科技服務公司的一名員工。2016年11月10日,楊先生接到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打來的電話,說有需要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病人和他初配吻合,“我忘了是哪一年入的中華骨髓庫。”他只記得多年前接受驢友建議,到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固定采集點采集了10毫升的血液。中華骨髓庫的資料顯示,他成為志愿者的時間是2010年8月24日。
        若說被通知初配成功后,楊先生有點“蒙”,那抽完高分辨檢測的血樣后,楊先生便開始興奮了,“想到能救人,我很激動。”
      公益科普人:寫文章記錄經歷,捐髓簡單且無害
      楊先生是個低調的人,捐獻前期的事情,身邊的朋友、同事知道的并不多。等他入院捐獻的消息傳開時,朋友圈炸開了鍋。進出醫院問候的人絡繹不絕,一開始,他在社交軟件上分享自己的狀態和心情,以免大家擔心。但他逐漸發現,不少人向他投來異樣的眼光,“有人說我很偉大,對身體有損傷的事情也愿意做,這其實是個誤區。”楊先生說,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絕無損害。于是,他便開始在社交軟件上科普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知識。
      “很多人不知道,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早已過了抽取骨髓的階段,如今更像是一次持續時間較長的獻血。”楊先生寫道:“捐造血干細胞需要注射動員劑,是為了讓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細胞更密集。注射后身體酸痛是有效果的表現。捐獻結束后一到兩周,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
      楊先生向記者透露,其實注射動員劑雖有不適,卻沒有那么痛苦,有意向入庫的志愿者不必因此而顧慮。

      公益踐行人:捐獻無怨無悔,期待更多志愿者
      2017年3月14日上午9時,在打過5針動員劑后,楊先生正式開始捐獻,身上的血液從胳膊沿著膠管流進造血干細胞分離設備,要采集200多毫升的造血干細胞,他全身的血液差不多要在體外循環兩遍,血液從一邊的胳膊流出,又流回另一邊的胳膊。
      與此同時,楊先生心中一直牽掛著那個受捐的白血病患者,“聽說我高配成功,受捐者提前10天就進入無菌倉開始為移植準備。”楊先生說,要此時悔捐,對受捐者身體、心理是雙重打擊,所以他的決心一直十分堅定。
       “210多毫升的造血干細胞采集了四個小時,一直進行到中午十二點半。”楊先生說,當天下午,他的造血干細胞就飛往廣州,“外周造血干細胞可以在4℃保存72小時,要盡快把采集的造干細胞懸浮液送到受捐者進行移植手術的醫院。”
        作為一名志愿者,楊先生自認責任重大,“愿我們身邊更多的18—45歲的朋友可以加入中華骨髓庫。”他說,湖北入庫的數量僅有八萬九千多個,全國也僅有230萬,“身邊的朋友通過關注我,已經有兩三個去入庫了,希望這個數字越來越多。”(章晟)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郁南县| 嵩明县| 泗水县| 怀宁县| 三都| 沂水县| 兴安盟| 龙泉市| 茶陵县| 涞源县| 赤城县| 永吉县| 通化县| 阿鲁科尔沁旗| 柳州市| 广元市| 兴仁县| 田东县| 南丹县| 石台县| 松原市| 中卫市| 贵州省| 防城港市| 林口县| 根河市| 伊宁县| 岳西县| 绥阳县| 新河县| 黎川县| 天津市| 阳谷县| 大邑县| 沙湾县| 大兴区| 文安县| 滕州市| 浦城县|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