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黨建
    暖心!迪慶高原上有個“感恩連”
    2019-05-30 15:22:00   來源:人民網

    從金沙江畔到瀾滄江邊,迪慶高原上的五境鄉澤通村流動著一支特殊的隊伍——“感恩連”。

    他們的成員不是軍人,而是黨員、貧困戶、基層干部群眾、農村產業帶頭人……

    和志方正在進行政策宣講。人民網 宋晨攝

    (一)

    和志方是感恩連中的一員。

    有人問和志方:你已經退休了,不是在家好好享受,為什么還要來參加感恩連?

    和志方的回答是:正中下懷!

    和志方是香格里拉市五境鄉的一名退休醫務人員,也是一名老黨員,去年加入了“感恩連”。每一次“三會一課”他都認真記錄,每一本學習資料他都做好書皮,自己整理的政策和黨務知識寫滿了兩本筆記本。

    記者見到和志方時,他正在進行政策宣講。

    和志方的“備課本”。人民網 宋晨攝

    記者了解到,今天他主要講的是教育扶貧政策和健康扶貧的政策的相關內容。

    “比如一個村民醫院看病流程是什么樣的,還有學生上學都享受哪些政策。”在場的村民告訴記者,這樣的宣講形式講解的內容更加細致透徹,“像孩子上學的營養餐可以享受哪些政策等,一講我們都非常明白了。”

    和志方用藏語和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群眾講解黨的政策、為農村黨員上黨課,像這樣的宣講活動,基本每月都要進行一次。

    村民站在一旁聽政策宣講。人民網 宋晨攝

    現在五境鄉已經有20多位像和志方這樣的政策宣講員。他們帶頭熟悉掌握黨的惠民政策,利用農閑時節、放工之機,先后組織多次集中宣講和多次入戶宣傳;在田間地頭、火塘院壩等,與群眾分享自身發展歷程,談論農村變化,講清政策,消除群眾顧慮和疑惑。

    (二)

    澤通村黨總支書記張曉瑩向我們介紹了感恩連的由來。

    格茸是感恩連的發起者。

    “格茸因為妻子生病,目前還在醫院。”記者并沒有見到格茸本人,澤通村總支書記張曉瑩向我們介紹了感恩連的由來。

    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前,格茸一家有7口人,全家只有他一個勞動力,生活極其困難,是典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后來,精準扶貧政策落地生根,格茸得到了一筆產業發展扶持資金,養殖了300只野雞,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越來越好。

    2017年5月,格茸有感于身邊的巨大變化、有感于扶貧干部真情付出、有感于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萌生了感黨恩、做實事的想法,牽頭與有同樣想法的4人到本村次里(藏名)家中義務幫助建房。

    由此開始,他們帶頭發展產業、義務修橋補路、清理環境衛生,這股濃濃的新風很快感染了身邊的人,“感恩連”成員增加到48人。

    隨著隊伍的壯大、感黨恩活動的深入,影響和帶動周邊村、鄉鎮甚至臨縣的群眾自發組建各種形式感黨恩組織,用藏區黨員群眾最質樸的感情和自覺擔當付出,喊響做實“擁護核心、心向北京”。

    村民將養好的野雞送到養雞場來賣。人民網 宋晨攝

    (三)

    “感恩連”成員國青是第一個將野雞養殖技術引到村里的人。

    在嘗試成功后,國青向當地群眾免費提供了16000多只雞苗并與35家農戶簽訂了訂單收購協議。村民們通過養雞漸漸富裕了起來。

    肖農送來養好的野雞。人民網 宋晨攝

    “這次一共送來100只雞,養了大概三個月,能有三四千收入。”在國青的養雞場,記者見到了前來送雞的肖農。

    肖農家是之前村里的貧困戶。因為兩個孩子先天殘疾、行動不便,肖農和妻子每天既要做農活,還要照顧孩子,根本抽不出身外出打工,種的幾畝青稞只能勉強維持家里開銷。

    看著左鄰右舍靠養雞脫了貧,肖農也心動了,可建雞舍的錢從哪兒來?孩子誰來管?村干部和感恩連隊員一合計,決定村里幫肖農家申請貸款,感恩連隊員出勞出力,幫他家安裝無障礙設施,在家建個養雞場。

    這下,孩子們坐著輪椅也能幫忙喂雞,壓在肖農心頭的兩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現在肖農家每月出欄野雞200多羽,一年下來,光養雞就能賺4萬元。

    肖農拿來空籃,準備領新一批雞苗。人民網 宋晨攝

    帶頭養雞的國青也被感恩連成員感染:“發展產業,大伙兒折騰不起,失敗不起,我不能只顧著自己賺錢,要帶鄉親們一起富,還要打消他們的顧慮。”

    35家養殖戶,國青每周都到上一次門,一來指導技術,二來給大家吃定心丸。

    去年底,國青也申請加入了感恩連:“我是黨員,不能落后,村里的貧困群眾都能出一份力,我能做的更多!”

    (四)

    “11·03”白格堰塞湖洪峰過境期間,受澤通村精準扶貧感恩連的影響,倉覺村黨員群眾自發成立了“應急搶險突擊隊”。

    感恩突擊隊成員正在幫助受災村民重修房子。人民網 宋晨攝

    在洪峰到來之前,突擊隊沖在第一線幫助群眾轉移財產物資,盡可能減少群眾的損失。洪峰過境之后,突擊隊連續奮戰在災區第一線,開展搶險救災,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

    堰塞湖災害過去后,這支突擊隊重新組建為“感恩突擊隊”,隊員達到30名。

    2019年1月,五境鄉霞珠村成立“感恩自強隊”,現有隊員31名。

    至此,五境鄉三個村全覆蓋成立了感恩連(隊),他們以服務群眾為宗旨,從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小事、瑣事做起,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感恩連”的事跡傳開后,一時間,“感恩連”如雨后春筍遍布迪慶雪域高原,成為引領藏鄉新風尚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人民網 宋晨)

    (責編:謝倩、閆妍)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连江县| 达日县| 班玛县| 紫金县| 定襄县| 平邑县| 陇西县| 武穴市| 福海县| 农安县| 涟源市| 古蔺县| 荥经县| 蒙山县| 卢氏县| 望江县| 图们市| 小金县| 苍山县| 辉南县| 河间市| 乐都县| 武定县| 大洼县| 沁水县| 岳池县| 偏关县| 建水县| 隆尧县| 嘉黎县| 沁水县| 武城县| 张掖市| 霍州市| 桐乡市| 芦溪县| 安陆市| 加查县| 大理市|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