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孝感網站>文化傳統
    “闖麻城”兒童游戲來源及其意義
    2018-01-21 10:46:05   來源:網絡

    闖麻城游戲的玩法是:將兒童分為人數對等的甲乙兩方,甲方牽手緊扣,乙方逐個用身子沖撞,若將甲方緊扣的手沖撞開了,就將甲方兒童帶回乙方,若未沖撞開則將乙方的兒童留給甲方。在沖撞之前,甲乙兩方的兒童擺開對峙的陣勢,雙方還要唱如下《闖麻城》的兒歌:
      

    天上一朵云,地下闖麻城,
      

    麻城闖不開,帶個小伢來!
      

    歌唱完了后沖撞開始,一直至甲方兒童都被乙方帶走,則乙方為勝,闖麻城成功。
      

    從《闖麻城》這個兒童游戲,亦證實孝感曾有過的麻城過籍的移民歷史。我國曾有過多次移民大遷徙的歷史。其中明初政府不止一次的組織五路人口大遷徙。這包括狹鄉之民遷寬鄉的一路。這一路有兩處移民大遷徙的集中地,一處是山西洪桐大槐樹,集中了由晉東南遷移眾多到河南、河北以及安徽等地的移民,以至這些地區的非土著人口占人口的十分之八。后世河南、河北人說起祖籍,往往提山西,并形成了俗諺“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桐大槐樹”。一處的集中地在湖廣麻城。這便是湖北俗諺所說的“江西老表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江西老表集中到麻城后,再由官兵帶領,一部分在孝感落籍,又有一部分經孝感后又被官兵帶領到四川落籍。(參見拙文《孝感移民定居考》)。由于移民眾多,以至這些地區的非土著人口占人口的大部分。后世孝感人說起祖籍,往往提麻城,并形成了俗諺“麻城過籍”,后世四川人說起祖籍往往提 “麻城府孝感鄉”。其實是指在麻城縣集中后再至孝感縣遷徙至四川。
      

    春秋直至秦漢,孝感屬于“蠻夷”、“南服”之地。其土著為三苗的后裔。(參見拙文《孝感村莊稱名及其歷史文化內涵》及《?河鎮沿革考》)。上古之時三苗人南遷,只有少部分留原籍,古代直至明初,孝感地廣人稀,亦是歷代人口遷徙的落籍地。其中明代移民最多。故而“麻城過籍”是孝感城市的根基之一。從“麻城過籍”這個俗諺無不體現了孝感人這種數典不忘祖的民族精神,不僅如此,這種精神也體現在諸多民俗上,例如,也體現在春節吃年飯及貼春聯祭祖中的不同習俗上。同時,又因為《闖麻城》是受到移民歷史影響、滲透而形成的兒童游戲,故而這不僅對于弘揚數典不忘祖的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意義,從而對于“愛我中華、愛我家鄉”的品德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孝感人的節日風俗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太仆寺旗| 东至县| 永登县| 普安县| 东平县| 台北县| 芜湖市| 资阳市| 道真| 乌拉特前旗| 隆德县| 通河县| 禹城市| 夹江县| 榕江县| 同德县| 乌恰县| 威宁| 富平县| 自治县| 江安县| 洛扎县| 咸丰县| 孙吴县| 青龙| 宁明县| 化德县| 宣汉县| 锦州市| 沙坪坝区| 武穴市| 天峻县| 依安县| 南漳县| 康马县| 明星| 阜平县| 齐齐哈尔市| 鹰潭市|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