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孝感網站>專題資訊
    應城公共文化網絡全覆蓋
    2018-01-21 10:46:26   來源:孝感日報

    孝感日報訊(通訊員 鄭毅 特約記者 王越)“這是我們首次集中在一塊為鄉親們表演,以后形成制度經常演出?!?月23日晚,應城市天鵝鎮石陳村楚劇團的演員們在村里搭臺,持續表演《瀟湘夜雨》《送香茶》等經典劇目,吸引周邊百余村民紛紛前來觀看。石陳村楚劇團現有正式演員8位,年紀最大的有74歲,最年輕的40歲,成為活躍當地群眾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隊伍。

    近年來,應城市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逐步形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務。

    社會多元投資公益文化。該市投資5億元興建占地266畝的應城文體公園,包括文化藝術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引入民間資本276萬元,保護修繕應城千年孔廟、文峰塔等文物古跡。引進廣東振鵬集團斥資80億元,興建應城國家礦山公園。由民營企業投資2500萬元,建成全省首個縣級藝術館“海山應城藝術館”。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邀請省專家制定提升農家書屋服務效能制度,提升農家書屋建、管、用水平。以公共圖書館、農家書屋為陣地,持續5年開展“書香滿蒲城”全民閱讀活動。堅持50年辦好《蒲陽花》文學雜志,設立”蒲騷文藝”創作獎項,連續開展三屆應城市“十大文化名人、優秀民間藝人”評選活動。積極打造“一鎮一品”鄉鎮文化品牌,組織楊河高蹺、城北舞獅舞龍、楊嶺打蓮湘、黃灘采蓮船等民間藝術匯演活動,依托文化藝術中心、孔廟等文化陣地開展義務書寫春聯、元宵猜燈謎、非遺展覽、蒲騷講壇等文體活動。加大非遺保護力度,膏雕技藝、湯池傳說、金漆木梅花、黃灘醬油制作工藝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

    應城還聘請華中師范大學專家團隊和省公共文化專家指導公共文化建設,著力加強制度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出臺《應城市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推進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工作深入開展。以東馬坊街道辦事處等鄉鎮為試點,推進村(社區)文化廣場建設。日前,應城作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縣市,順利通過湖北省文化廳網站公示。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兴仁县| 崇阳县| 青冈县| 云林县| 新津县| 绥滨县| 岳池县| 印江| 淮滨县| 绿春县| 军事| 胶州市| 阜康市| 永仁县| 永寿县| 德昌县| 子长县| 郴州市| 泗阳县| 巴彦县| 海晏县| 浦北县| 伊春市| 新河县| 临高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阜新市| 泾阳县| 铁岭市| 若尔盖县| 阿尔山市| 南充市| 清徐县| 德州市| 兴海县| 深州市| 台州市| 闽清县| 益阳市|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