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黃岡網站>黃岡風情
    放龜亭及白石龜
    2018-01-21 10:45:09   來源:黃岡日報

    1.JPG

      放龜亭下的白石龜極富傳奇色彩。

      據《晉書·毛寶傳》中記載:東晉豫州刺史毛寶戍守邾城時,曾在江南武昌買到一只極其少見的白色烏龜,毛寶囑仆人精心飼養,待烏龜長大后煨湯滋補身體。過了一段時間,毛寶因政務繁忙,無暇顧及此事,仆人就背著毛寶將白龜送到赤壁磯頭的江邊放生了。當年,后趙石虎派遣張格度率兩萬人攻打邾城,毛寶與西陽太守樊俊率六千士兵從邾城突圍退到赤壁。在前有大江阻擋、后有大軍圍攻的情況下,毛寶與眾軍士為了免受敵人的凌辱,都赴江而死。當時,毛寶的仆人也抱著一死了之的想法,閉著雙眼,由赤壁跳入大江……令他奇怪的是自己并沒有落入水中,好像被一個物體托住了。仆人睜開眼一看,只見自己落在一只大白龜身上。那只白龜朝他點了點頭,回身在赤壁磯下轉了一圈,然后徑直向江南岸游去,仆人因此幸免一死。仆人十分明白,這救他性命的白龜正是他先前放生的那只小白龜。

      一千多年后,明代嘉靖年間的黃州知府郭鳳儀依據《晉書·毛寶傳》中的記載,用巨大的白石鑿了一個烏龜,放在赤壁磯頭,并立下“白龜渚”石碑,彰顯善惡有報的往事。與此同時,郭鳳儀還撰寫了一篇勸人為善的文章《白龜渚記》。

      從嘉靖二十八年(1550)到現在,這只石龜蹲踞赤壁磯頭已有450多年了。正如郭鳳儀在《白龜渚記》中所說,白龜尚能知報放生之恩,而世上忘恩負義者大有人在,人不如動物,這不是很可悲的嗎?

      在郭鳳儀鑿白石龜后33年,翰林侍讀張元忭于明萬歷十年(1582),游覽赤壁,見石龜蹲踞赤壁磯頭,便將磯頭的“水月亭”改名為“放龜亭”,感化教育老百姓。與此同時,張元忭還將一條兩尺多長的活鯉魚放入大江,并為此寫了一篇《游赤壁記》,略述“人生如夢,大覺而后知”的感慨。

      明代的放龜亭被毀于兵火,清代同治年間重修。(記者 周偉 攝)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游戏| 五家渠市| 二连浩特市| 富民县| 太保市| 鹤山市| 朝阳县| 通州区| 芜湖市| 秦安县| 桦南县| 鹤山市| 孝感市| 岑巩县| 新绛县| 鹰潭市| 新郑市| 西昌市| 营山县| 察隅县| 林周县| 资阳市| 平昌县| 绩溪县| 东海县| 大庆市| 朝阳市| 应用必备| 平昌县| 浙江省| 府谷县| 南康市| 乃东县| 卢氏县| 崇明县| 富源县| 平泉县| 合山市| 台北县|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