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科技
    探秘FAST的“最強大腦”
    2016-09-26 21:13:18   來源:新華社

    天文學作為最先經歷信息爆炸的科學領域之一,歷來以數據量大、數據類型復雜著稱。而FAST作為射電天文學界的“世界第一天眼”,其對數據存儲與計算的需要同樣也是“天文級”的。那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最強大腦”在支撐著宏大項目背后海量的數據處理需求呢?

    在距離FAST望遠鏡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有座四層小樓,這就是有著“FAST大腦”之稱的綜合觀測樓。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介紹,綜合觀測樓原來就是一塊三角形的洼地,選址在這里是為了最大程度減少破壞環境,也能更好地融入環境。在總控觀測室,《環球時報》記者看到由15塊LED大屏幕組成的監控設備正在實時顯示FAST各個系統的工作情況,科研人員在這里就可以對望遠鏡進行所有操作,比如饋源艙的升降,反射面下拉索的控制調整,而FAST接收到的射電信號也將通過饋源接收艙回傳到這里。

    從總控觀測室出來之后,《環球時報》記者走進了FAST的數據機房,據工作人員介紹,短期內,FAST的計算性能需求至少需達到每秒200萬億次以上,存儲容量需求達到10PB(1PB相當于1000TB)以上。而隨著時間推移和科學任務的深入,其對計算性能和存儲容量的需求將爆炸式增長,數據量和計算量更是會“大得驚人”。“許多天文學家或多或少都曾因數據處理‘無機可用’而叫苦不迭。FAST項目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曙光FAST計算系統設計師卜景德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FAST在設計之初便將配套的超算中心規劃在內,曙光公司就是共建單位之一。目前機房的處理能力完全滿足FAST未來一年左右觀測數據存儲和初步分析處理的需求。

    卜景德說,“曙光未來還將針對FAST的需求特點繼續在數據的高效存儲、數據處理的性能優化、系統的功耗控制和快速交付等方面加強研發,以滿足未來FAST運行和相關科學研究需求。”他表示,超算中心的接入就像是給“天眼”連接上了計算“大腦”,將FAST探測到的未知信息處理成人類可解讀的內容。 (劉 揚)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亭县| 满洲里市| 景洪市| 海盐县| 盖州市| 白玉县| 汽车| 黄浦区| 色达县| 略阳县| 崇礼县| 右玉县| 获嘉县| 咸丰县| 垦利县| 韶山市| 鄂州市| 张家界市| 西宁市| 江口县| 鹤峰县| 临泉县| 广平县| 奈曼旗| 城固县| 东兴市| 郯城县| 偏关县| 鲁甸县| 含山县| 黄陵县| 泰顺县| 思茅市| 龙江县| 东莞市| 剑河县| 屯留县| 开鲁县| 台州市| 云和县|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