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科技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出太陽能“鹽湖提鋰”新技術
    2024-10-10 18:24:11   來源:新華網

    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朱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駿等通過模仿鹽土植物的蒸騰過程,成功從鹽湖鹵水中高效、環保地提取到高純度鋰鹽,有望助力我國高原鹽湖鋰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國際學術期刊《科學》27日發表了相關成果。

    據論文第一作者、南京大學特任副研究員宋琰介紹,作為電動汽車電池等儲能材料中的關鍵礦物,鋰主要以鹽湖鹵水和固體礦石兩種形態存在。我國高原地區分布著眾多鹽湖,鋰資源豐富,但湖水的“鎂鋰比”這一關鍵指標偏高,導致鎂與鋰分離難度大,生產出的鋰鹽成本高、質量低。高原地區生態脆弱,也對相關產業提出嚴格的環保要求。

    1728555831209048.jpg

    圖為南京大學科研人員研制的“界面光熱‘鹽湖提鋰’裝置”。(南京大學供圖)

    南京大學科研團隊想到,在鹽堿環境下,鹽土植物能夠通過蒸騰作用,選擇性地吸收鹽分和水分。通過模仿蒸騰作用的原理,團隊成功研制出“界面光熱‘鹽湖提鋰’裝置”。該裝置分3層,在陽光照射下,蒸發器的納米通道內產生超高壓,高壓傳遞到離子分離層,就會選擇性地將鹵水中的鋰離子“驅趕”到儲存層,最后通過水循環系統收集儲存層中的鋰鹽。

    宋琰告訴記者,在實驗室模擬的晝夜交替與鹽湖鹵水環境中,該裝置已連續運行528小時,鹵水的“鎂鋰比”從初始數值422降至2.5,鋰的純度提升160多倍,驗證了整套裝置的可行性與高效率。

    朱嘉說,通過模塊化拼裝組合,該裝置的面積可以不斷擴展,從而增加鋰鹽的產量。“更重要的是,該裝置依靠太陽能即可運行,不需要消耗額外的電力和化學藥劑,尤其適合在光照資源豐富但生態環境脆弱的高原地區應用,能耗低,還環保。”

    據了解,該團隊計劃下階段到高原開展中試和產業化試驗,針對高原各類鹽湖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進一步優化裝置設計,爭取在多方支持下早日形成實用的鹽湖鋰礦生產線。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太湖县| 丹阳市| 大同市| 根河市| 策勒县| 金溪县| 渝北区| 吉林省| 黎川县| 中山市| 紫金县| 威远县| 乌鲁木齐县| 阳东县| 潮安县| 泰安市| 双柏县| 文山县| 西昌市| 万年县| 文水县| 台中县| 雷州市| 南通市| 称多县| 西平县| 克什克腾旗| 鄯善县| 贵溪市| 镇原县| 牡丹江市| 蓬安县| 塔河县| 东兰县| 吉木乃县| 淮滨县| 佛冈县| 石阡县| 南投县| 台北县|